浏览次数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
日本不道歉,习近平为何还见安倍?
Thursday, April 23, 2015 3:54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解局】日本不道歉,习近平为何还见安倍?
2015-04-22 陈冰 冰镇热点
提示:点击上方”冰镇热点“↑免费订阅
万隆会议60年纪念峰会期间,最大的事儿是习近平出席并提万隆精神三点倡议,最受瞩目的事,则是习近平和安倍的“坐下来”会谈。
“坐下来”谈,很值得玩味。先看看习近平和安倍的肢体语言:习近平胸有成竹地向前看,有点严肃和坚定,双手扶着椅子,颇为开放,颇有底气;安倍约略忐忑地看着习近平,有种倾听状,握在一起的双手显现出某种紧张。但两人都比较客气,能够坐下来谈,本身意味着中日关系趋于缓和。
我们再看看去年APEC北京峰会上“习安会”的照片,两人都很严肃,是“站着谈”。习近平直截了当地指出,这两年,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困难的是非曲直是清楚的。两国关系的紧张程度,从他们的表情中显现。
但问题是,日本没有为战争历史道歉,习近平为什么还要见安倍?
首先,日本对“亚洲国家”的身份认同感在增强。安倍参加亚非峰会,参与到纪念万隆会议序列中,表明日本把自己看做是亚洲一员,而不是“西方国家”。习近平去年提出亚洲安全观,今年又提出与周边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日本是亚洲不可忽略的一员。中日有分歧,但需要加强对话沟通,增信释疑。在国际格局发生大变的转折点上,日本对亚洲国家的认同感增强,值得中国鼓励。
其次,日本的态度比较诚恳。在雅加达峰会召开前夕,日本就不断放风,安倍求见习近平,并且积极与中方沟通。安倍讲话前,也把稿子送给中方事先“审阅”。基于日方的态度比较端正,且在国际会议期间,习近平“应约”见了安倍,同时重申中国的立场,正告日本“历史问题是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重大原则问题。”如何“求同存异”,这就是一个好例子。当面说比隔空喊,其实更有力。再说了,中国的外交理念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把日本拉入这个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中国的安全感就增强了,同时也就破了美国所信奉的平衡、制约、均势等战略观。习安会后,有美国分析家就提出,美国把日本视为“战略支点”(Pivot),但很有可能转变成“战略焦虑”(Peeve)。
再次,日本有可能加入亚投行而非TPP。安倍见到习近平时“表态”,日方认识到亚洲地区对基础设施投资有巨大需求,愿基于这一认识同中方探讨有关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问题。日本一直在犹豫:是投身美国主导的TPP,还是中国主导的亚投行!虽然日本没有申请成为创始成员国,但日本工商界一直看好亚投行,因为经济利益可观。美国一直在拉日本加入TPP,并期望在安倍访美前就达成协议,但没有。安倍对亚投行的表态,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日本加入了亚投行,那么中美金融竞赛比分就成了3:0。即便日本同时加入这两个国际机构,中美的金融赛事比分也是3:1。
最后,中国也许是放手让国际媒体打“历史牌”。习安会后,很多国际媒体,包括西方媒体,都在议论安倍的讲话不提日本对二战的道歉,可能伤害亚洲人的感情。美联社的报道是《安倍没有像往常一样对二战道歉》,法新社的报道是《中日领导人见面,但战争的阴影挥之不去》,都在讲日本的战争历史问题。
是的,安倍在大会发言中对战争历史没道歉,只是“深感悔恨”,但见到习近平后表示,愿继续坚持包括“村山谈话”在内以往历届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认识。他还“完全同意日中两国发展互不构成威胁”。接下来,中国可以检测安倍是不是说话算数了。南海问题就是一个考场,看日本是跟着美国介入、捣乱,还是自知之明地信守承诺?
实际上,中国在对日关系上可以说是收放自如。如果安倍口是心非,中国照样可以打出多张让日本擦汗的牌来,包括对历史问题的深入追究。
THE END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
如果您喜欢“冰镇热点”,请推荐给您的微信朋友吧!
请长按上方图片指纹处识别二维码,或者搜索newsreading
本公众号由合胜在线供技术支持。
相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