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访欧力士集团资深董事长宫内义彦
成立于1964年的欧力士集团,是日本最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最大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总资产规模超过920亿美元,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现地法人。欧力士集团的资深董事长、今年80岁的宫内义彦先生,是创建该集团的13位元老之一,和欧力士50载风雨同舟,见证了欧力士的成长壮大,也见证了二战结束后日本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变化。他从1996年以来,连续11年历任日本政府行政改革委员会放宽管制小委员会会长、委员长、议长,推助日本政府实行体制改革,是日本政界、经企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近期,中国的东方出版社将推出由宫内义彦撰写、蒋丰翻译的《追逐明天》的中文版。为此,2015年6月3日下午,笔者以记者和译者的双重身份,在位于东京滨松町世界贸易中心大楼里面的欧力士总部大厦,对宫内义彦先生作了一次专访。
值得赘述两句的是,当年,欧力士为了让美国的“租赁业务”扎根日本,几经磨难,转眼50年过去,今天的欧力士已经成为世界500强之一,但它不改初衷,仍然在东京“租赁”办公大楼,而不是盖一个属于自己的办公大楼。站在欧力士集团总部的第36层,凭窗眺望不远处两栋高耸的塔楼,我得知那也是欧力士集团投资兴建的,为此感慨万千。看来,一个人,不改初衷,就会事业有成。一个企业,不改初衷,就会事业兴旺。
值得肯定的“安倍经济学”
《日本新华侨报》:通过翻译您的著作《追逐明天》,我了解了您从一名初期创业成员成长为欧力士集团董事长的人生轨迹,以及欧力士从一个只有13名员工的风险企业成长壮大为全球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的风雨历程。我想知道,作为当下日本社会知名的经营者,您对 “安倍经济学”有何评价?
宫内义彦:安倍政权的诞生,的确让我看到了一点打破困境的征兆,日本已经很多年没有如此有力的政权了。安倍首相自上台以来,不断推出积极的政策,为日本创造了扭转局面的契机。作为企业经营者,我希望安倍首相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通货紧缩对于日本经济的消极影响,优先解决通货紧缩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通货紧缩是全球经济大环境造成的。日本在战败后,曾经历过一段通货膨胀的时期,10个人抢着买一个商品,所以物价自然会上涨。但是,伴随着日本生产力的提高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工业新兴国家的崛起,出现了全球范围的供给过剩现象,物价自然会持续性下滑。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都认为通货紧缩是无可奈何的,只能顺其自然。但是,安倍政权改变了这样的政策,大胆地放宽金融政策,在市场上已逐渐显现成果。虽然说在目前的全球经济大环境下,想要将日本的基本方针由通货紧缩变成通货膨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还是对安倍政权的经济政策给予肯定性评价的。
池田勇人应在日本战后首相里获高分
《日本新华侨报》:今年正值二战结束70周年,您的人生可以说是和战后日本的国家重建和经济发展过程相重合的,是历史“见证人”之一。我想请您点评一下您所经历过的历届首相,您对谁的评价最高呢?
宫内义彦:这个问题还真是难啊。如果一定要选出一位首相的话,我觉得应该是第58届首相池田勇人。上任伊始,他就提出了为期十年的“国民所得倍增计划”,显示出了一种积极发展日本经济的姿态。在他之前的首相,都是将注意力放在了解决日本的战后问题、复兴问题上,而他是第一个将注意力放在日本的经济问题上,将增加国民财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当成最优先课题的首相。
不仅如此,“国民所得倍增计划”这个口号和旗帜还给日本社会和日本国民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可以说是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重要一步!
日本的发展给中国提供借鉴
《日本新华侨报》:现在,中日两国都在面临着经济改革和体制改革,您觉得两国间的改革有共通之处吗?日本有哪些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宫内义彦:我不是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所以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比较。就我个人看来,任何一个国家都在面临着一些独特的课题,日本的课题和中国的课题无论是方向性还是内容上,都是有所不同的。
日本,在国际社会又被叫做“课题先进国”,意思是说日本在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曾经历的课题,或早或晚的都会成为其他国家要面临的课题。比如泡沫经济、环保问题、长期性的通货紧缩、人口减少、高龄化、少子化等等。日本虽然也不情愿,但它始终是站在解决各类课题的第一线。
因此,日本在这些方面可以给中国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比如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本就是中国的“前车之鉴”和“反面教材”;比如处理泡沫经济问题,现在,中国经济也出现了泡沫经济的前兆,但如果突然一下子戳破“泡沫”的话,就会陷入经济停滞状态甚至下滑,就好像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日本一样。正因为有日本这个失败的例子在前,所以中国非常清楚不能一下子戳破“泡沫”,必须是“软着陆”。
日中经济应是一种互补关系
《日本新华侨报》:欧力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日企之一。如今,在上海、天津、大连等地都有分公司,能透露一下今后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方向吗?近年来,一些日企撤离中国市场,您对这种变化怎么看?
宫内义彦:我通过运营欧力士集团,意识到企业是没有国籍的。一个企业,如果觉得日本市场不好,不适合发展,就可以到其他国家开展事业。
企业是自由的,不能因为某个企业搬走了、撤资了,就判断这个企业不好。为了活跃经济,给企业提供一个容易进出的渠道,才称得上是最明智的做法。
日本企业曾经纷纷进军中国的首要因素,就是中国的劳动力低廉。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一部分日企选择了撤离或转移到其他国家发展。这从侧面证明了中国实力又迈上了一个台阶,中国已经不再被看作是“世界的工厂”了,而是“世界的市场”。中国应该为此感到高兴。
欧力士是最先进入中国大陆的日本企业之一,那还是在1981年。现在,我们认识到,当时真的进入得太早了,中国有关外企的法律制度不成熟,日中两国的商贸习惯也不一样,那时的中国市场并也不适合开展金融租赁事业的。在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后,欧力士又重新挑战中国市场,并且扎根于中国市场。今后,我们也计划在中国拓展更多的业务。中国是日本的邻国,也是欧力士不容忽视的潜在性巨大市场。
我认为,日中两国经济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关系,日本和中国相互需要、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地方非常多,比如说以前日本需要低廉的劳动力,中国需要大量的就业岗位,这就是一种经济上的互补关系,今后,日本和中国还将在其他的经济领域继续形成互补关系。
中国年轻人要稳,日本年轻人要冲
《日本新华侨报》:毫无疑问,您是一位成功人士,也是很多人学习的对象。在中国年轻人当中,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不少,正在努力创业的也有很多。而日本年轻人则比较倾向于安定,没有什么消费意欲和成功意欲。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您能给中日两国的年轻人一些建议或忠告吗?
宫内义彦:和日本的年轻一代相比,中国的年轻人更富于挑战精神和开拓精神,有野心、有冲劲儿。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值得鼓励!如果说我有什么话可供他们参考的,就是人生路漫漫,不必急于求成,最好能一步一步坚实的前进,不断地充实自己,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可能这样会走得更稳,也能走出更远。我非常理解年轻人渴望早日证明自己、早些成功的心情,因为我也年轻过。性子急,等不得,可以说是年轻人的特色。不过,人生还长着呢,有的是时间。
日本年轻人没有出人头地的欲望,安于现状,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这说明了日本社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这实在是令人欣慰;但另一方面如果年轻人因此就逐渐失去了挑战的意欲,那真是太遗憾了,因为挑战精神、革新精神,才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前提。
从在《经济白皮书》里大声宣布“已经不是战后了”的1956年以来,日本经济连续35年持续性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谓是世所罕见的壮举。而引领日本经济成长的,则是那些积极投资、大胆采取海外战略,拿出丰厚的研发经费的日本企业。这些企业都具有敢于冒险、勇于革新的创业者精神,所以能够带动国家成长,催生很多世界一流企业,为日本赢得了“世界第一大国”的美誉。
但伴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这种冒险精神、革新精神正在逐渐稀薄,如今日本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仅在欧美的一半左右。企业的注意力由挑战新领域、开拓新事业,变成了裁员缩支。所以我希望日本的企业和日本的年轻人都能重拾冒险精神、革新精神,这样才有望挽回“失去的20年”的损失,让社会重新恢复活力。
欢迎更多的中国游客到日本
《日本新华侨报》: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日本旅游签证政策的放宽,访日中国游客的人数迅猛增长,2014年达到了241万人以上,今年有可能还会翻一番。对于这种趋势您怎么看?由于人口减少等因素,日本政府开始探讨移民问题,您认为日本能接受移民吗?
宫内义彦:中国有将近14亿人口,所以我对241万这个数字并不觉得惊讶。我希望日本政府能够进一步放宽签证政策,让更多的中国人到日本来,最好一年能来2000万,我由衷地欢迎中国游客。
与此同时,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日本人去中国看看,中国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对了,就在二个月前,我还在中国坐船游览了三峡,觉得十分刺激。
说到移民问题,日本的确有必要就此充分地考虑、深入地探讨。我个人的意见是,仅仅为了弥补人口不足就接受移民,这样的做法不好,我希望能择优而取,多引进外国的优秀人才,更要礼贤下士,哪怕三顾茅庐也要将优秀的人才请进日本来。对于外国人技能实习生制度,我是支持的,但我反对雇佣外国劳动力,来做日本人不愿意做的“3K工作”(累kitsui、脏kitana、险kiken),应该让外国人在日本学习到真正的技术,这样他们回国后才能学以致用。
不仅国家如此,企业也是一样。让出自同样的教育环境,过着大致相同生活的本国人聚在一起工作,很难摩擦出智慧的火花,只有让不同生活背景的人走到一起,才能相互刺激,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男性员工多的企业就要多雇佣女性员工,中高年人多的企业就要多雇佣年轻人,日本人多的企业就要积极雇佣外国人,这样才能构筑一个不断进步的社会和企业。我常说,我们欧力士集团里的外国人员工还是太少了。
人际关系才是企业第一生产力
《日本新华侨报》:您的著作《追逐明天》的中文版即将出版,本次采访内容也将作为“代序”收入这本书中。您有什么想送给中国经营者和中国读者的话吗?
宫内义彦:对于经营者,我想说的是,企业要以人为本。日本有很多百年企业,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发展这么久,最大的原因就是非常爱护员工,重视员工。身为经营者,在经营公司的同时更要经营人际关系,经营好人际关系才是企业经营的前提和保障。
对于中国的读者朋友们,我想说的是,《追逐明天》这本书,开诚布公地记录了我这一介经营者的经验、人生感悟和所思所想,如果能为你们提供哪怕是一丁点的参考的话,我都将非常荣幸。
采访后记:说起来,那是2015年2月26日下午,笔者曾与中国的东方出版社总编辑许剑秋先生一起在东京走访宫内义彦,获得了《追逐明天》这本书籍翻译的许可。今天,采访结束的时候,看见笔者拿出中文版《追逐明天》一书的清样,宫内义彦先生高兴地说:“你们动作真快,中国人现在干事情真快!”随后,当笔者按照采访结束时惯例请他题字留言的时候,宫内义彦先生说:“那我就写这本书的中文名字吧。”签名的时候,他带有遗憾地说:“我这个‘義’字在中国的简体字中已经消失了,我还是喜欢中国的繁体字啊!”
2015-07-01 23: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