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后,国内陆续发现3种抄本《伤寒杂病论》,俱称古本。长沙古本,亦称湘古本。四川古本,亦称涪陵古本。桂林古本,原称《伤寒论十二稿》。以上3种,湘古本各地尚有馆藏。近年来研究讨论桂林古本的比较多,惟有涪陵古本见之不易,论及者较少。
一、《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桂林古本伤寒论》,似乎知道的人也并不多,很多的人可能竭尽全力在证伪,但余观他的方子,退一万步讲,就是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又是“古人”的人做的“伪”,他的方子可能也比我们所谓的时方要高明的多。而作为一个目前能看到的全本《伤寒论》,无论如何是值得研究的。且不说崖山之后无中国,中医药在宋朝以后到底传下来了多少,传下来的是正确地还是错误的,单就中医的理论体系,现在也还是只有《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从源头上看一下《伤寒论》无论如何是应该的吧?(作者:静夜闲轩)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包括六经辨证、杂病辨证、平脉法,特别是载有六气主客、伤暑病脉证并治、热病脉证并治、湿病脉证并治、伤燥病脉证并治、伤风脉证并治、寒病脉证并治等篇,对六淫病邪风、寒、暑、湿、燥、热等论述较为详尽,这是本书与其他版本不同之最大特点。
(桂林左德序)
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为第十二稿,余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了;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与吾所脏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或为叔和所篡乱,或疑为宋人所增删,聚讼纷如,各执其说;然考晋时尚无刊本,犹是传抄,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遂称易简,以此言之,则坊间所刊,不但非汉时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
二、《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
民国初年,湖南名医刘世桢(崑湘)漫游江西时,在一山谷中遇一张姓老者授以秘本《伤寒杂病论》,后经其宗人刘仲迈校后1932年于长沙(由何芸樵氏手写)石印公世,即长沙古本,亦称湘古本。该书为白文本,计十六卷。卷一至卷二“平脉法”,卷三“伤寒例”,卷四“温病”,卷五“暑、热、湿、燥病”,卷六至卷十一“六经病”,卷十二“霍乱痉阴阳易差后病”,卷十三至十六“诸可与不可”各篇。
为古本作注者,首推刘崑湘氏,因注稿残缺,复经刘仲迈整理,“秉承师说,述义成疏”,对全书进行注释。如:
《伤寒论》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该条缺治方,古本有“小青龙汤主之”。刘氏释曰:“脉浮而紧,证象在表,加中有水气之结,其人当渴而躁烦。庸工不识见病之源,而反下之,表邪内陷,紧反入里,水寒气结,因成寒痞之变。紧入里者,谓浮紧变为沉紧。虽痞而按之自濡,中无结鞭,此非水饮有形之结,故知但气痞耳。宜小青龙汤者,化水气散外寒之剂也。邪由外陷,治之仍令外解,惟气郁而未至形实者惟然”。
三、《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
涪陵古本是20世纪30年代后发现的《伤寒杂病论》抄本,1934年曾石印公世,但流传不广,见之者较少。该书伤寒部分为《唐本伤寒论》,杂病部分是在《金匮要略》基础上又从《脉经》、《千金方》中选取有关内容增补而成。于仲景书增加证论百余条 ,补充方剂百余首 ,皆为临证必须。 涪陵本对深入研究《金匮要略》学术思想和学习运用《千金方》的医疗经验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