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王育琨:犹太人创新的扳机
Tuesday, November 24, 2015 16:03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有一幅刻骨铭心要实现的未来大画面,从未来前进到当下,以空杯心态不断问为什么,就会跳出惯性,用直觉抓住针尖刺破天的机会窗。

2012年去以色列考察,有幸与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奥曼教授的两次晤面。一个上午的交流,双方感觉有更多东西可以共振。

他喜欢我问的一个问题:“为什么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是不是当今的激励方式就导致了三大失衡:人类发展地球生态失衡,企业财富积累与企业良知失衡,个人成功与个人心性失衡”。

他回应出经典的概括:“激励什么?谁来激励?这是今天人类社会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也是企业界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于是我们又约了另外一个下午。我们就探讨一个问题:犹太人为什么创新这么厉害?

他的回答很简单:“问为什么!为什么,就是犹太人创新的扳机!”

     从未来前进到当下的犹太人,最擅长扣动创新的扳机。


探寻犹太人的创新密码,是我那次考察以色列的重点。我向希伯来大学81岁的奥曼教授请教,他用两个圆的交汇来说明犹太人的创新。每一个当下的人生,都是两个圆的交汇,一个是过去的圆,一个是未来的圆。对大多数人来说,因为过去的圆成就了你——里面有太多的经验、习惯、知识、技术、矛盾、纠结、理论、理念、教条、利益、身份、名望等等——它会形成强大的习性,一直拽着你沿着旧有的轨道下坠。而每个以色列人心目中,同时还有一个未来的圆,那是他们最初关于未来的梦想,是未来的一幅大画面。如果时时处处想着这个未来的大画面,分分钟与未来建立连接关系,分分钟从未来思考当下的做法,那就注定会有创新冒出来。

如果你已经满足现状了,满足于你已经取得的成就,满足于你的做法,你自以为是了,那么你就会进入一种稳定的惯性,就不可避免地会顺着过去的圆下滑。而假如你在那个点上,依然能够保持着饥饿的状态,保持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未来的一幅画面有连接,你就会从未来前进到当下,思考当下面临的问题与纠结,就不会被框住,就不会迷失在黑暗中,就会分分钟产生跃迁的驱动力。


这个扳机很奇妙。现在世界出问题了,美国有金融危机,欧洲深陷欧债危机,中国频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人们一再为了手段忘了目的,正在踏上一条毁灭自然、毁灭自己的道路。带着这样的关切和忧虑,我向奥曼教授请教:“您的博弈理论,说是一种共生的决策,您从哪里出发来观察人的博弈?在那个致命的拐点上,如何能够让人类保持上行?”


奥曼教授说,这也是他非常担心的问题。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每年导致超过3,000个物种灭绝。这是非常不幸的事情,他认为这件事非常重要,比世界上其他任何问题都值得我们去关注。他说人们做每件事都有自己的动机,而且大多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行事,大多时候都是出于非常自私的意愿,是在满足自我需求。既然人们做事情是出于某种动机,那么我们关注的焦点就应该是如何激励人们去做值得去做的事,而不是去让人们破坏地球。所

有经典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基于激励机制的,奥曼教授也认为激励机制非常强大,也可以认为是它导致了金融危机。


比如,在金融危机初期,各国就开始通过救助银行来救市,包括美国,而这加剧了金融危机,这是非常错误的决策。在救市政策的引导下,人们会去冒风险,因为他们认为一旦冒险成功了,他们将赚到钱;即便失败了,政府也会采取救市措施救他们。所以,所有形式救市政策的效果都是短期的,也许因为政府救市,人们暂时保住了工作;但从远期来看,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机制,它所引发的种种问题不但没有终止金融危机,反而导致并加剧了危机。


一切的悲剧都从激励机制开始。奥曼教授的结论高屋建瓴。一场博弈的结果,与激励有着莫大的关系。上市公司的激励是错误的,经理人不对长期发展负责,只对近期收入和利润负责,这就激励了那些没有良知的经理人,只去拓展市场收入,而不问这种收入是不是给客户、给社会带来长久的利益。这种只着眼于眼前利益的激励,是体制设计上的大问题。公司如此,国家也如此,世界也如此。所以,无论是一个公司的架构师还是一个国家的架构师,关注点都应该关注激励结构的指向和设计。


奥曼教授,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办公室只有不足10平米。在这个斗室里,演绎着世界风云。上世纪30年代,他们一家曾为躲避纳粹的迫害,逃到了美国。1955年。奥曼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就像千千万万的犹太人一样,决然地回到一片荒凉的以色列国。他的博弈理论突出了合理性(rationality)。合理性,对于一个亲历纳粹迫害的犹太人来说,是一件很恐怖的事。他却看到了其中的合理性,从而能跳过所有的灾难,看到事物背后的合理性。不从善恶角度出发来判断事物,这是一种极大的勇敢与无畏。

 

奥曼教授的一席话,让我联想到老子的“大仁不仁,大善不善”的理论。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民为刍狗”。老子崇尚自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论。


奥曼教授指出,激励对于把握那个创新的扳机很重要。激励最重要的是两个问题:谁来激励?激励什么?


领导者在设计激励结构和激励机制时,必须反复问: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激励方式?为什么这样的激励方式能够激励人?这两个“为什么”,会把激励方式的核心凸显出来,那是团队成员的心之所向。一个好的激励机制,无非是抓住了民心的走向,而民心所向是激励的本源。


我频频点头。但是还是追着问:“奥曼教授,您给出了激励问题的本,很说明问题。但是怎么把这个本落到实处呢?怎么可以保证本末一体呢?这里面有太多复杂的人性问题,让我们一筹莫展。到了这个拐点,到底是不可救药地下滑,还是活泼泼地上行?到底是什么让犹太人在混沌的世界保持向上的求索冲动?到底是什么把犹太人的好奇心给激发了出来?


他说:“哈哈,你这个人抓住微观不放。这很简单,就是一直追问‘为什么’。比如,给下属布置任务时,通常的做法是跟他说‘你把这事去给做了’。而犹太人则不会,犹太人认为每个人都是具足的,每个人都是有他的完整性,你只要帮他打开天窗,问他‘为什么’——为什么这事要给你做?为什么是你不是别人?你会怎么去做?连着问几个‘为什么’,接收方就会拿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果他也养成了这个习惯,那么他就会一刻接一刻地让你惊喜。你不在他关注的那个焦点中,你不像他那样心无旁骛地去关注要运作的事,他肯定比你有更多的发现。你相信这一点,这一点就会自然呈现”。

 

原来这样简单!犹太人坚信上帝造的人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是具足的,每个人都是自在的。只有释放每个人身上的创造力,才会有一个强大的以色列。创新的源头是打开每一个人内心的闸门,全然打开,去到那个可以跟任何远近场域的智慧相连接的自在境地,连接之后,创新必至。而所有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用犹太人的话说,就是时时处处追问“为什么”。


有一幅刻骨铭心要实现的未来大画面,从未来前进到当下,以空杯心态不断问为什么,就会跳出惯性,用直觉抓住针尖刺破天的机会窗。

这个为什么,其中包含若干地头力的品质:未来梦想大画面,刻骨铭心,从未来前进到当下,觉知为什么,跳出惯性,以充盈的、弹性的力出啊朱机会窗,等等。

在这个扳机中,有奥曼教授还没有提到的内容,就是当事者的意愿力或称意志力。考虑这个因素,奥曼教授给我画的两个圆,可以拓展为三个圆,即主体的意愿:


原文:《以色列创新:一条活泼泼的河流》连载之二

来源:《商业评论》2012年11期。

 

 

2015-11-24 16:00:09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9bb690102waf7.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