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昨天我们说,1月份的信贷数据不很正常。很多分析认为,这是中央银行有意纵容而实际实施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不能不让人产生疑虑,因为单月2.51万亿元的信贷投放,同比多增1.04万亿元的数据,不仅刷新了2009年以来单月人民币贷款增长规模的记录,而且历史上从未见过,属于创纪录式的大幅增长。
到底什么原因?我们说,我们看到的只是结果性的数据,而真正有效结构性的数据我们看不到。所以,我们希望中央银行给出解释,避免市场误解。假如,1月份信贷增长2.51万亿元,而2月份可能就只有5000亿元左右,3月份1万亿左右。以往,央行都在要求商业银行均衡信贷,而现在这样的大幅变化到底预示着什么?后面几个月的信贷增长收缩,到底应当如何理解?是不是又会引起不必要的猜测?股市是不是又会因此而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所以,央行尽快给出必要的解释十分必要。
果真,《金融时报》今天给出报道。分析认为,1月信贷高速增长,主要基于三方面的原因:
i.首先,受市场资金成本下降的影响。自去年以来,经过多次降准降息之后,贷款利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行,资金成本的降低拉动了贷款意愿上升。
ii.其次,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年初信贷放量的季节性特征明显。一般而言,银行业普遍选择在年初尽早进行信贷投放以增加全年利息收入。今年,在经济下行、优质资产较为稀缺的情况下,这一季节性特征更为明显。
iii.再次,我国经济虽然总体面临压力和挑战,但投资的实际需求也在逐步回暖。前期稳增长政策催生的基建等投资项目促进信贷需求提升,加之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各类项目推进实施将进一步带动融资需求。
报道同时认为,在多重因素影响下,1月份出现了信贷增长的高点,但这并不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基调发生了改变。不久前发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再次重申了货币政策的稳健基调。报告指出,“下一阶段,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同时,报告还指出,在开放的宏观格局下,货币政策应有国际视野,要更加关注货币政策对资产配置、经济动态均衡的影响,要注意到这些影响最终都可能会表现在跨境资金的流动上。报告还明确提出,货币政策应保持中性适度,既要防止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总需求的惯性下滑,同时,又不能过度放水、妨碍市场的有效出清,要综合运用好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我认为,这样的分析实在太过寡淡了,不过倒也说出了一些实情。比如,利率降低的确会刺激企业增加贷款的需求,而适逢年初,企业通常会依据情况安排生产,只要这个时候贷款比较容易,那它们势必会尽早搞定全年的贷款需求。与之相对,银行也乐见年初贷款多一点,这样会使全年收益好看一点,但这不是今天的特殊情况,而是历来如此。恐怕最重要的是第三个原因,大量政府项目需要贷款匹配。而去年年底审批的项目,现在恰恰是准备开工的时候。尤其是东北项目,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批评了辽宁省,项目批了不开工,钱放下去了趴在账上。在此背景下,东北项目进度恐怕会突飞猛进,而使得年初贷款需求大大增加。
我认为,货币宽松或紧缩与稳健货币政策并不矛盾。因为,在稳健货币政策实施伊始,周小川就明确表达过:历史上的稳健货币政策既执行过宽松,也执行过紧缩,还执行过中性。现在看,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更多地倾向于“中性适度”。关键是如何理解“适度”?适度宽?还是适度紧?还是不松不紧严格中性?说不清。但我的理解是:首先是中性为主,至于执行过程中是松一点还是紧一点?那都是暂时的,灵活的。
无论如何,我们不希望看到信贷增长“虎头蛇尾”的效果。那样,各色言论将给股市和国人预期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比如,有人会分析说,贷款增长的逐级回落是中国经济需求疲弱的结果,或者说,是央行有意压缩的结果等等。总之,这样的说法都会给市场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央行早点给出解释,早点和市场沟通,这也是货币政策预见性的组成部分。
2016-02-18 04: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