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苏东坡葬在霍山?
那些六安历史名人墓,你还知道几个?
六安新周报 2016-04-04 15:17
一代文豪苏东坡葬在霍山?
苏氏宗谱佐证 苏轼后人为证
将对苏轼墓钻探或考古进行DNA验证
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来自霍山、金寨、六安的苏轼后人,都会相继来到霍山高桥湾的苏家岩的苏东坡墓,祭拜他们的祖先苏东坡。
在东坡墓附近居住的守墓人万德明说,这里确实是苏东坡的真坟,他们万家代代守坟,他是第五代守坟人。
霍山三苏研究会会长金昭表示,通过苏氏宗谱的佐证,加上相关历史资料的证明,苏东坡葬在霍山的可能性很大。
据苏轼第35代孙苏启海介绍,苏东坡墓占地400多平方米,整座墓由石灰、鹅暖石、糯米汁浆和桐油砌成,十分坚固。
据万德明回忆,此处原有墓碑,碑呈半月形,但在文革命时被毁,1987年苏轼后代重新刻了一个墓碑,上写,“文忠公苏东坡之墓”等字样。
而在苏东坡墓左上方的一个墓,葬着苏轼之子苏辙第九代传人苏昶,万德明说,后面的山头都是苏家的墓园,大大小小墓总共有近百个,都葬着苏轼后代,如今多杂草丛生,人烟罕见。
宗谱表明苏轼墓不在河南在霍山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以为河南郏县是苏轼墓的所在地,只是因为苏轼生前有个遗愿要“葬于嵩山”,但记者在霍山县档案局查阅苏氏宗谱发现,其实苏轼墓可能就在霍山。
在霍山县档案局记者看到了一共8本的苏氏宗谱,其中第六本《文忠公年谱》中明确写着:“(苏轼)次年六月葬于庐州府霍山钓台乡上瑞里葬处张家湾双山苏家岩甲山庚向。”
苏氏宗谱距今已有172年的历史,为清道光十九年(1840)所制。虽然道光前的宗谱多已失落,但有关“东坡年谱”部分仍旧留存,其真实性可以保证。
苏氏后人苏启高说,这套宗谱上,除了苏东坡自己的画像外,还有苏东坡在世年间的仁宗、英宗、哲宗等五位皇帝的画像,“由此推测,如果不是苏东坡这样的大人物,一般家谱上不会出现皇帝画像。”
苏启高说,道光之前的宗谱都记载霍山苏东坡墓是真坟,之后的宗谱记载的是衣冠冢,其实是掩人耳目,因为当时兵荒马乱怕人盗墓。
历史追溯苏东坡与霍山的渊源
金昭介绍,霍山历史上所建的三苏祠(苏洵、苏轼、苏辙),是苏轼之孙苏昶于南宋时所修,该三苏祠历史上几次因战火毁坏又几经修复,到1956年被拆至今。
霍山的古八景,“潜台赤壁”又名“小赤壁”,如今原始碑尚在,只是被淹没在潜台寺附近沙滩里。
金昭说,关于“小赤壁”的传说有很多,其中一种说法是东坡来自湖北黄州,游历霍山潜台寺时,有黄川赤壁气象,故兴笔挥毫留下“小赤壁”三字。
还有一种说法称苏东坡有一位红颜知己居住霍山,他一次私访民情到潜台,留下“小赤壁”三字。
据《苏东坡传》记载,1092年,苏东坡从安徽颍州调到江苏扬州,为考察民情,由二儿子苏迨、小儿子苏过陪同,考察安徽到过六安。
“苏东坡一生12次在安徽淮河往返过,当时淠河是大别山主要交通要道,苏东坡从淮河到正阳关入淠河到霍山是有可能的。”金昭说。
钻探考古验DNA科学求证是否真墓
皖西学院姚治中教授认为,宋徽宗即位后,66岁的苏东坡本来有机会重回朝廷任职,却无奈病逝于北返途中的常州。
“那个年代,墓葬迁移主要靠水路运输,从常州的运河到淮河再到淠河,是有可能的而且苏东坡也曾在安徽舒州即现在的舒城工作过。”
金昭表示,如今共有两千多苏轼后人,分布在霍山,金寨、六安,其中,霍山有苏轼第33、37、39代孙的后人,苏辙第35、38、39代孙,应该可以为证。
下一步将对苏东坡墓进行钻探或考古,进行DNA验证,科学求证该墓是否是苏东坡真坟。
那些六安历史名人墓
六安古代经济发达,城市兴起较早,除战国、汉墓大量分布,南北朝、唐宋墓葬也有广泛分布,著名的有六安皋陶墓、双墩汉墓、英布墓、舒城李公麟墓等。
皋陶墓
皋陶历经尧舜禹三世,呕心沥血辅佐尧舜禹,功高德厚。封地在皋城,即今六安市,成为古代六安国始祖。皋陶最终病死六安,墓葬六安。皋陶墓位于六安城东7.5公里处。
双墩汉墓
双墩汉墓位于安徽六安市三十铺镇双墩村境内,为并列两座大墓,此外还有三座陪葬墓。双墩汉墓有可能是六安国始封王刘庆(共王)的陵墓。这是安徽境内第一次发现诸侯王陵,而且是目前发现的古墓中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一个。
英布墓
英布,六县(今安徽六安)人。初属项梁,后为项羽帐下五大将之一,封九江王,后叛楚归汉,汉朝建立后封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死后首级葬于原六安市水电局家属区(今淮王街旁,恒泰小区内)。
李公麟墓
李公麟,北宋著名画家,舒州人。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等。李公麟墓在舒城县东南2.5公里磐石圩。
……清明,为六安这些历史名人“点赞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