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怎么选车?可以向美国人学几招
Thursday, April 14, 2016 21:27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他(她)为什么决定买这款车?或者说,为什么决定不买这款车?

人们选车时关注的重点大有不同。有的是外貌党,选车主要靠眼缘;有的重安全,没某某安全装备就一票否决;有的是品牌控,一口咬定只买某个牌子的车。

美国汽车调研公司J.D.Power每年都要出一个调查报告,就是想看看影响买家们选车的因素有哪些。

 

J.D. Power2015版的报告,列出了影响美国人选车最重要的10个因素:

1、可靠性

2、外观

3、此前对某品牌(车型)的体验

4、口碑和评价

5、驾驶感觉和操控性

6、价格

7、安全

8、油耗

9、做工

10、四驱

这个排名是按人们选择的多少做出的。比如,有超过一半的人觉得买车时最先考虑的应该是“可靠性”,45%的人选择为汽车漂亮的外观买单,而42%的人购买了他们以前体验过的车型。

中国人选车,考虑的大概也是这些因素,不过排名会有所不同。2015年3月份,《天津日报》曾针对天津地区做过一个汽车消费方面的调查,其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大概的排名是这样的:

1、安全

2、油耗

3、外观

4、空间

5、动力

6、价格

7、售后服务

8、舒适

9、内饰

10、品牌知名度

 

对比这两个榜单,发现两国买家在买车时考虑的事儿差不多,“外观”、“性能”、“油耗”、“安全”、“价格”,无处乎是这些方面;但也有明显的不同,那就是美国人对于“可靠性”和“体验”非常重视,中国买家对这两点的关注度就不高。

美国是全球最早进入汽车大规模消费时代的国家,早在100多年前的1908年,亨利·福特就用他的T型车打开了美国家庭消费汽车的大门。而直到“二战”以后,汽车才陆续进入欧洲的普通家庭,日本汽车开始普及则到了1970年代。这是世界上3个最大的成熟汽车消费市场,既然是“成熟市场”,就会有“成熟”的买家,美国人买车的经验,更有可借鉴之处。

美国人买车,那个著名的“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几乎是必备参考。“消费者报告”素以中立著称,不收企业的好处费、封口费,也没有“8点20发”之类的蹊跷事件,它发布的各种商品评测报告,在美国人心目中就是板上钉钉,没什么好怀疑的。

具体到汽车类商品,消费者报告大概会提供三方面的信息:汽车性能测试、安全评价和可靠性调查。

“消费者报告”在汽车方面搞得最好的,就是它的“可靠性”调查报告。美国人买车,一般也要上网浏览信息,而且多半会跑到“消费者报告”的网站上看看各个车型的“可靠性”。“消费者报告”能提供一款车连续性的可靠性记录,第一年爱出哪些毛病、第二年又会有什么新问题……一直可以追踪10年。

说得这么热闹,正如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所说:“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也不能说什么都没有,我们经常看到从美国“消费者报告”贩卖过来的二手“汽车可靠性”消息,虽然美国版的车型跟我们有所不同,但总可以看看哪个牌子、哪个车型可靠型好些,参考作用是有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美国人对于汽车可靠性的执着精神。

买车时先看“可靠性”,这是100年的私家汽车史带给美国人的一条重要经验。几辈子人都在用车,爸爸告诉儿子:“你爷爷当年买的那台车漏油,老人家为这事儿气出了毛病,你要买那个牌子的车,你就不是汤姆家的子孙”。

 

“可靠性”,就是说汽车的毛病多不多。现在,汽车的可靠性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但还是不断地有“断轴”、“漏油”、发动机异响、变速箱异常顿挫之类的消息曝出,而且是某些车型的“通病”。虽然没有爷爷爸爸耳提面命,大家还是多长点心眼,尽量不要碰这些车型。

即便在发达国家,汽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件奢侈商品。车子质量稳定,汽车生活就轻松愉快;车子闹毛病,小病小烦恼、大病大烦恼。

这还不光是钱的事儿,你要想着怎么跟4S店交涉,你要搭着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如果碰上无赖厂商,车上的毛病会搞得你心力交瘁。在中国,我们看过了堵门的、拉横幅的、动拳脚的,这种消费环境之下,买可靠的车更重要。

 

缺少“消费者报告”这样权威的参考资料,也不是没办法判断一款车的可靠性。以我之见,美国版的“消费者报告”提到的车型,如果在中国也有,其可靠性跟美国的表现也差不多。在美国表现好的,在中国也不会差,在美国表现不好的,在中国肯定不会好——有空儿了看看美国“消费者报告”发布的可靠性榜单,也会让我们在选车时受益匪浅。

 

美国consumer reports 最新版的各级别可靠性最好和最差车型

如果你想买的车型不是“国际版”,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就到论坛里多看看。论坛里虽然有车托和车黑,但据我的经验,只要你有点耐心,多关注段时间,多翻翻帖子,那些“通病”没有一项能逃过你的眼睛。

J.D. Power报告中提到的那项“此前对某品牌(车型)的体验”,排名第三,这对我们也有些启发。

想买一款车,不能光看那些专业评测,总要自己亲自开开看,体会一下车子是不是适合自己。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说过,你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得亲口吃一吃。

4S店里安排的试驾虽然简单到像幼儿园的孩子做游戏,但只要你表现出特别想买的样子,多开几圈儿的机会总是有的——为了买车,也不必太顾及脸皮。像我这样的业余“车评人”,还不是经常到4S店蹭车开?打着买车的幌子,煞有介事地跟人说:我觉得这车风噪有点大,咱们再到快速路上开开,如果风噪能接受,回来就交钱——快速路当然要开一开,风噪当然是“太吵了,我老婆最受不了的就是这个”。

如果你的亲朋好友手里有你想买的那款车,那就太棒了,不但可以畅快地试驾,还可以听听车主的讲评,大不了完事了破费一次愉快的路边撸串。

美国人在汽车方面的经历远比我们丰富,我们没开过那么多车,但对于自己想买的车,还是尽可能创造机会多开开,多了解了解,否则,选车就有点盲目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一部车,选车时,必定有一项是最关注的“一票否决”,这一项,有可能是“安全”、有可能是“价格”,也有可能是“外观”,还有可能是“做工”。这一项怎么定都不算错,毕竟买车是很个性化的事情,各有各的想法。

你可以把任何一项排在买车时必考虑的首位,在首选项确实之后,别忘了考虑一下“可靠性”“驾驶体验”这种非常实际的方面。尤其是“可靠性”,即便不放在第一位考虑,也应该放在第二位。

我曾经做过一个私房购车参考,各因素排名为:1、可靠性;2、舒适性(车开着和坐着舒服不舒服);3、功能性(你买车主要是干什么用?买轿车、SUV还是MPV);4、安全性;5、性能。

看过美国人的买车经,我觉得,这个排名还是比较科学的。如果你还没有自己的私房买车经,可以参考这个。具体操作办法是,你可以自行确实自己最看重的一项,接下来就按这个顺序筛选一下。

 

再补充几句。

看过上面的两个榜单,你可能还会留意到一个现象,就是中国汽车买家对于安全性的重视远高于美国买家。这次调查中,美国汽车买家对安全性的关注排在第7位,其实,我还看过2013年初J.D. Power发布的榜单,当时,安全性排在了第10位,这次关注度还是上升了的(可靠性依然排名第一,位置非常稳定)。

汽车的安全性当然很重要,毕竟性命所系。美国汽车买家之所以没把安全性放到特别重要的位置,是因为有人替他们操心,好几家政府和民间机构都有安全方面的测试,关键是测试结果还挺权威公正,关键是政府机构还会及时升级对所有汽车的安全要求(比如要求ESC成为标配)。所以美国人买车时简单留意一下汽车的安全水平就可以了,反正大家的安全水平也差不多。

在中国,不怨大家事儿多,只能怪汽车安全项目上要求不高、监管不力。不是省了后防撞梁就是省了ESP,买车时不多长点心眼还真不行。如果对安全性比较在意,一方面是看看自己想要的安全性配置有没有,一方面,还是尽量选主流品牌的主流车型。这些车型在研发设计时,对安全性考虑得比较周到,整体安全性还是符合主流水准的。

———————————————————
傅雪峰,爱学习的好车主。可关注公众号 “东拉西车”,微信号“xuefengcar”。

 

2016-04-14 21:26:18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6623190102wo8s.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