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
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
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
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
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合为一体。
——纪伯伦
王育琨
2009年3月,稻盛和夫《人为什么活着》出版,出版社请我给写序。稻盛和夫看了欢喜。6月9日稻盛和夫约我晤谈。稻盛和夫开门见山问:“你给我的书《人为什么活着》写的序,打动我了,很感谢。你为什么那么给我写序?”
我答:“1996年在经营管理工作碰到难题时,我的老板给我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盛田昭夫写的《日本制造》,一本是写您的《稻盛和夫——在逆境中奋进的企业家》。后来又读到了您的书。您的两个思想给了我最大的启示:一是带着爱去工作,一是答案永远在现场。把这两个基本点注入血液中,我感觉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稻盛和夫眼中有温度了。他说:“是的,现场和爱!要带着爱去现场工作。爱,是一切的原点。”
稻盛和夫把心物一体之爱引入一点一滴的工作之中。拓展了撞醒员工生命觉醒的道路。他说:“向工作倾注的爱,就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让你倾听到产品发出的‘窃窃私语’,甚至听到产品的‘哭泣声’。当你把一个个产品完全当作自己的孩子,满怀爱,细心观察时,必然就会获得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启示”。稻盛和夫与纪伯伦有着同样的哲学——带着爱去工作:
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
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
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
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
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合为一体。
什么是带着爱工作?
是用你心中的丝线织布缝衣,仿佛你的至爱将穿上这衣服。
是带着热情建房筑屋,仿佛你的至爱将居住其中。
是带着深情播种,带着喜悦收获,仿佛你的至爱将品尝果实。
是将你灵魂的气息注入你的所有制品。
是意识到所有受福的逝者都在身边注视着你。
——纪伯伦《先知》
稻盛和夫与纪伯伦有关“带着爱去工作”,那可不是一般的说法,那是塑造个人运势和公司活力场的重要法门。因为你带着爱去工作了,你的内在的场域就特别纯粹和喜悦,就可以与天地万物链接,就可以把握住无穷的机会。简单说就是把握机会的能力。把握机会的能力,那是一个人身上整体素质的呈现。
2010年2月1日稻盛接盘申请破产保护的日航。日航公司频临倒闭,人才流失,管理层松散,没人安心干活,人心已经死了,什么办法都试过了,天老爷来了也没有办法。稻盛不懂航空业,他没有放心的铁杆团队,他没有掌握客源,他没有航空业管理技术,他没有日航先前的领导人和高管那样令人炫目的资深航空背景。看上去,这个年老的外来户,没有一丝胜算。
临危受命的稻盛却没有这些担心。他回到作为人何为正确这个原点上来,用纯粹的视角看人看物,让他有了不一样的发现。他从个人、员工的内场域开始,即从员工的心性开始,以身作则,用生命撞醒了生命。
上下同欲,重在现场。
整合日航的难点在于,稻盛和夫如何能够把他的思维和精神贯彻到每一个一线员工。这个点,许多企业家会感觉很难。而稻盛和夫却是手到擒来。稻盛放空自己,把困难、成见、经验、手段、身份、混乱、无效率、推诿等等都扔进了太平洋。他从来不拿自己当经营之圣,他就是个不懂行的老人。这个老人是个新手,他愿意跟人学习航空业管理。他3个月之内,与3万多名日航员工握手问计。他耳顺,乐意听从员工们的好建议。他准备用生命去了解、体验和全部地验证事实。
稻盛和夫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以心到心。他富有恻隐之心和同理心。据此他与团队心气相通,与全体员工心气相通,与乘客心气相通,与潜在乘客心气相通。以客户心为心和以员工心为心,所产生的能量无法估量。
日航许多高管,都是从哈佛、牛津、剑桥、耶鲁回来的高材生,日航是日本国顶级智慧人的集结地。这些人对任何理论都保持着高度警惕。稻盛和夫知道他们的自尊,他看重打开他们的心门,看重把他们的智慧源源不断地给激发出来。举凡企业业绩不佳时,大多是高管们长期脱离现场,对现场实际情况有点隔膜。
一次聊天,稻盛告诉我,他每天上午去跟高管开会,下午就去跟一线员工交流。每天交流都会有鲜活的东西触碰到他。第二天稻盛给高管们开会时,又以一个新人的面貌出现。稻盛贴近一线,说话有底气。当一些高管说话不着调时,他就用素直之心,直接指出他们的软肋,现场效果可以震撼到与会者的心。
稻盛不是在日航宣贯稻盛哲学,而是把稻盛哲学改造成为日航哲学——发生在重振日航一个个现场的故事和心性。在稻盛看来,公司要形成整体力量,就必须有一个统一思维方式。这个思维方式原点就是作为人何为正确。在不同的地头上,这个原点会有不同的体现。稻盛和夫给我打比方说,基督教不是每天要有早课吗。早课,重复重复重复,日子久了,一种精神就会被植入潜意识。这是把公司灵魂植入员工的方便形式。由此形成一种上下同欲,重在现场的活力场。
“上下同欲,重在现场”,不是稻盛和夫概括出来的,是他这样做的。中国古典名著都在推崇这个原则。比如《孙子·谋攻》:“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稻盛和夫的办法,跟毛泽东带兵一样的风格。“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在每一场大的战役,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抓出当时的士兵英雄,提出一个生动的口号。就是在和平年代,他也要提出“学习雷锋好榜样”。用英雄的故事和精神,鼓舞全军的士气。
这也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取胜的关键所在。当时,德国投入了100万军队,苏联投入了200万军队。可是苏联节节败退,难以支撑。斯大林派出特命全权大使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做的,就是把一味抱怨的最高指挥官枪毙。然后走向他的将军和战士说:“我是搞政工的,不懂打仗。打仗是你们的事,你们要拿出办法!”结果有一个低级军官说,我们是否可以塑造英雄来鼓舞战士的勇气。还举出一个狙击手瓦西里一口气打死五个德国鬼子的故事。赫鲁晓夫如获至宝。他把这个5岁一人打死一头狼的狙击手的故事,刊印在所有报纸的头条,让前方后方的苏联人,都来学习这个英雄的毅勇精神和气概。谁能想象得到,正是这样一个狙击手的故事,却成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转折点,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要点:上下同欲,重在现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生命撞醒生命,以生命激发生命,以生命开启生命。
许多企业家到处外求,到处拜神,到处学习新鲜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各种方法还相互打架。他们就是自己不肯修持做人做事的好品质,就是不肯修持团队做人做事的好品质,就是不肯弯下腰到员工那里走一走,既最大限度地鼓舞了士气,同时又可以建构一个“上下同欲,重在现场”而充满创造力的活力场。
以爱为原点的保护网:欲望的激发与约束。
人有三个根性,一是动物的占有欲,占有更多自己需要的物质财富,以保障生命;二是被认可,被被社会认可,极强的功名心或虚荣心;三是堕怠,懒惰不思进取,见好就收,不愿意一刻接一刻勇猛精进。稻盛和夫创造阿米巴,就把激励的重点放到了对员工欲望的激发和约束上了。员工一定要有激情,激情一定来自对他的根性的延展,一个没有生命欲望的人,一个没有100%激情的人,是很难做出点与众不同的事来的。稻盛和夫就是要用激发你的根性——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打开你的生命之门,让你自己去激发自己。为生存保障就业,可以到别的地方去。这里是要激发你走上生命精进的轨道。勇猛精进,这是一个人分分钟要去到的地方。这是你的生命,唯有你这个主人可以为你自己负责。
尼采说:“我反对什么?我反对把渺小和善的平庸性即灵魂的内心平静误认为是高等的东西,因为它不知道伟大力的聚集会产生巨大的激励,没有把激情看成是某种更高等的东西,甚至是人的标准”。
欲望是一把双刃剑。在欲望强盛的地方,欲望的控制与管理也恰恰好最为到位。军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散漫的纪律和无章可循的日常管理,常常反映的是现实中人们没有什么英雄主义的生命欲望。日航当时就很难拾掇起一个团队精神。数字浮夸不真实,公司管理形同虚设,领组织的道德水准大幅度降低。
稻盛和夫要开启日航员工的生命之门,要强化他们的耻感,激活他们的英雄主义。大刀阔斧裁员1.7万人,想法设法妥善安置。同时对留下的人反复说:“那些人为日航的重生,离开了日航。我们这些还在的人,唯有一个目的就是早日使日航重生,让那些做出牺牲的兄弟们重新回来”!
稻盛和夫讲敬天爱人,同时也看重法则。人的天性中有怠惰和投机取巧的秉性。没有护佑的网络,人们容易出轨。这是许多组织道德水平下滑的一个源头。一旦规矩涣散,任由个人的欲望发散,很难形成组织“上下同欲”的一个场域;而一旦形成规矩,又有可能会捆绑天性。这就如同走钢丝。其实,许多规则制度,都是特定情形下的产物。当规矩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意识,就不存在非人性规矩的事。
一一对应的要点,就是坚持原则。一一对应,看上去简单,但真正落地可以执行的却不多见。制度是死的,一一对应是活的。分分钟的一一对应,分分钟的勇猛精进。这两个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稻盛和夫在这里引出一个分分钟一一对应的管理制度,一下子赋予制度管理新特色。比如,盖一个公章,除了走正常的审批程序,还要经过这三个人一起拿出公章盖上。这种严格管理被引进了日航,形成了一个维护正气的保护网。
要点:激发生命的欲望,同时也需建立健全一一对应的规则约束。激发愈强的欲望,召唤愈严明的规则。
管理很奇妙。管理就是激发人的生命的欲望和工作的激情,同时又可以疏导管控欲望和激情。人是活的,制度也是活的。日航重生与此关联度甚大。
稻盛和夫与我共振:场域的智慧,造物能量场。
人类社会的本质是连接,连接就是场域。世界就是一个大大的互联网,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节点。分分钟醒觉自己的方位,还原一个大大的场域,这是整体观,这是属意驾驭更大的能量场所必须的醒觉。
稻盛给日航带来的场域的变化,首先就是人的内在场域的改变。有逻辑思维极其强大的人,永远看不到一种生命态度改变之于场域的巨变。透过“场域的智慧”,我们看到了稻盛和夫的本自具足的自性,从自性所发射出来的内在光华,已经形成一个其大无比的能量场域,开启着人们内在的源头活水。日航员工重新装载了一颗滚烫的、强烈经营未来之心。场域的变化,释放了员工潜意识能量,改变了日航内外的能量流向。
场域的构建,在稻盛和夫那里一直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从跟上说,还得从人的成就出发。于是,稻盛和夫反省自己一生的路程,他提出一个人生和事业的成功方程式:
人生·事业成就 =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在稻盛看来,“能力”多数源于天生,我们很难改变;“热情”就是倾注到工作中的激情和努力;而“思维方式”则是人生态度与思维。如果说“能力”和“热情”是从0分到100分计算的话,“思维方式”则可以从 -100 分到+100分计算。如果一个人思维方式是邪恶的,那么就是负数,用负数相乘所得的积也就是负数了。
2010年10月30、31日“稻盛和夫经营哲学青岛国际论坛”。我主持一个半小时的互动论坛: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的威力。私下里跟稻盛和夫交流过多次,当着经营之圣主持大型互动论坛还是第一次。心里还有点小激动。会前稻盛和夫的翻译陈忠还专门找我问,论坛上其它模块都已经翻译好了。就是这个互动论坛是活的。是否有什么新东西需要他翻译时注意?我就给他说,开场我会解析我对成功方程式的理解:
造物场域能量 = 场域的智慧 × 身体的智慧 × 头脑的智慧。
稻盛成功方程式中的“能力”就相当于我们“头脑的智慧”,相当于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知识或一项新技能,也是把迄今为止学到的所有的东西呈现出来。
“热情”,则连接着一个人的情绪能量。情绪,是一个人“身体的智慧”,那是你潜意识的本能所具备的能量。热情直通人的潜能。只有当它足够强烈时,才能撬动情绪扳机,打开内在的源头活水,释放潜能。
“思维方式”,是一个人链接宇宙万物的桥梁,可以称作“场域的智慧”。有些人的思维如果格格不入,会制造对立,消耗造物场域的能量。当人纯粹素直,物我一心,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他自己能量场大,还会带动起内场域与外场域合作式互动和交融,使得造物场域总体能量倍增。
稻盛和夫特别推崇一辈子就干一件事的老木匠。老木匠说,“树木里面住着一个生命,我要用我生命的节律去跟树木生命的节律去对接。在使用千年树木的木料时,我要经得起千年生命的考验”。一个匠人,一旦与一块木头同频共振了,就会不断有鬼斧神工的活出来。活用场域的智慧,提升造物场域的整体能量,正是做企业的魅力所在。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重点的重点是那个场域的智慧。如果说“头脑的智慧”为1,“身体的智慧”是3万倍,那么“场域的智慧”就是无穷大。一个人,一个员工,一个企业家,都有头脑的智慧、身体的智慧与场域的智慧。只有活用这三重智慧,才有可能取得持续的成功。
在当晚欢迎稻盛和夫的晚宴上,我有幸与稻盛和夫坐在一起。我知道在晚宴上,向经营大师当面请益的机会是多么难得。我通过翻译陈忠请教稻盛和夫:“我下午对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的体悟,是不是妥当?他究竟是如何把成功方程式植入每一个员工中的?”
稻盛和夫很兴奋地说:“你说出了我内心里的方程式!你今天主持会议的方式也非常好。为了节省时间,你满场飞跑递话筒,也形成了一个活泼泼的场域”。
稻盛和夫这次很从容,先给我解释了“敬天爱人”中的“天”是什么。这个“天”是人的良心,良知,良知即天道。敬天爱人的原点,就是“作为人何为正确”。当一个团队中,人人都有这样一个“纯粹”的视角,对一件事情“如其所是”地作出判断,就会有一种积极的力量在团队中传递,这也就是你说的“场域的智慧”了。场域的智慧,有个形成的过程。
“头脑的智慧”,人们学了很多东西,集结成理智。人们总是从逻辑分析接受一种东西。接着,人们就要不断重复、重复、重复,语言和行为的不断重复,就把这种东西潜移默化或渗透到潜意识中去了,渗透到你的良知良能中去了。
“身体的智慧”,是一个人潜移默化的良知良能。只有当一个精神品质渗透到潜意识中去,才会成为人们不竭的动力。热情,就是无论遇到什么严峻的挑战,什么压顶的困难,都有一种意愿去接受。
“场域的智慧”,当一个人的智慧渗透到潜意识中去的时候,能量就会随着一种气场散发出来。当个体与群体产生了很强的共融力,就会形成一个场域的整体力。这时,场域的智慧就是内场域与外场域合作是互动与交融而形成的一波一波的能量场。
对于我把成功方程式的三个要素理解成头脑的智慧、身体的智慧、场域的智慧,稻盛和夫欣然接纳。当时给我的感觉是,这些东西都在稻盛和夫的身体里。他就像佛陀,对着不同的群体说话,一定会以听众的接受程度和角度来说事。什么时候,当着什么样的读者说到什么程度,他都有着明确的意识。
稻盛和夫认为,要把成功方程式植入员工心里,最为基础的还是语言道。语言的重复,重复,行动重复,意识重复,不断地在各种场合重复,把意念直接植入员工的潜意识中去。层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就可能形成一个真实的气场。公司要建立一个流动的气场,要让思想真实地流动起来,要让潜意识流动起来,要让行为与意识流动起来。
一种被理解和欢喜的震颤裹挟着我。稻盛和夫最擅长于应用场域智慧的人。遍布全球的盛和塾塾生,还主动向所有人散发小卡片:“帮帮稻盛,乘坐日航”。稻盛哲学传播世界,世界上所有对稻盛哲学感兴趣的人,有机会都会选择乘坐日航,由此形成了一个广大的场域,在稻盛整合日航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造物场域能量 = 场域的智慧 × 身体的智慧 × 头脑的智慧。
稻盛和夫对“场域的智慧”的理解,已经不仅仅放在个人的修为上了,他是放在一个团体,放在一个区域,放在一个国家,放在万千生灵于一体的生态中来看待“场域的智慧”了。他把致良知贯穿每一个环节,里面包含很大的信息量。稻盛和夫会把体悟往内走归结为王阳明的致良知,往外走归结为万物一体之仁。
————————
2016-04-18 14: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