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2013年12月18日上午,“《插队往事》(上下)首发式”在福建省图书馆举行,老知青及作者代表七十余人参加。我和唐希作为主编先后讲话,介绍这套知青回忆录出版的曲折与艰难经历。福建省档案馆、福州市档案馆、福建省图书馆、福州市图书馆等单位也派代表出席并接受了赠书馆藏。这意味着头尾组稿、编辑、审批、筹款八年多的辛苦总算有了结果。其中的艰辛可从我在2012年3月29日写的呼吁赞助的博文窥斑见豹:
“《插队往事》(上下)按计划,现在本该面世两个多月了。原本人人以为会订户抢购、读者如云的——至少福建就有近30万知青等待阅读,居然连1000套的订数都征订不到!本来,没有订数,向出版社交8万元印刷费也可开印,孰料,而今有钱人那么多,却连区区8万元也募集不到——导致《插队往事》(上下)至今无法开印。都说知青是今天共和国的脊梁,这算不算广大知青的耻辱呢?我想,可能是出版社征订渠道不畅,多数知青不知道这回事吧?所以,在苦等两个多月后,为了不让我们多年义务编辑此书的辛苦白付,更为了不让这有回忆和史料收藏价值的《插队往事》(上下)不至于胎死腹中,我贴出《后记》,以此求助于广大读者——特别是知青兄弟姐妹们。最起码,请你转载这篇《后记》代为呼吁: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2012年7月8日我利用暑假期间在西安继续失望呼吁:
“注:后记贴出三个多月了,此书的出版依然毫无起色(无人赞助)。也许,《插队往事》只能胎死腹中了。”
最后,求人不如靠自己。经我和郭祥龙、郭祥明、叶翔、冯学本、袁某等知青每人捐款1.2万元以上,筹足了印刷费开印,让多年压在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
而且,《插队往事》(上下)不久将由海峡文艺出版社保证送达中央常委七人一人一套。因为,2012年12月24日新华网报道:
“十八大选出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其中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和王岐山都有过上山下乡的知青经历,习总书记更是多次在公开场合自豪宣称自己当过‘村官’。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中国历史和共产党的历史上,历来重视基层和人民群众。历史上的姜尚、诸葛孔明等治国之士,皆是出于草野,并最终成就一番大业。中国共产党最初的领导人,也有许多出身农家。”
这样说来,象征着全国近3000万知青坎坷遭遇的《插队往事》(上下)也算上达天听了。
下面,继一年半前贴出《后记》后,我将改写过的、附在回忆录里印刷出来的《后记》再次贴出。
《插队往事》后记
2002年8月,78万字的《永远的脚印——福州知青文档》由海风出版社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尤其广大知青奔走相告,争睹为快。
知青,乃知识青年的简称,属于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广义指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狭义指从1968年开始(更早在1953年已有知青到农村劳动),到1978年结束的——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插队当农民的年轻人。他们和广大读者纷纷要求出版续集,以加深了解、纪念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
2005年9月17日至18日(中秋节),为满足广大知青和读者的心愿,热心的福州新老知青唐希、叶翔、郭祥明、王基鸿、林文钦、董家樵、韩小玲、林娜、林阿珍、刁智敏、杨年春、李滋椿、薛蔼萍、陈淑芬、黄洁、陈曼、施晓宇共17人聚集鼓岭开会(潘亮、乔梅因事请假),商议编辑出版《永远的脚印——福州知青文档》(续集)相关事宜。散文回忆录由唐希主持编辑,杨年春、胡萍球协助汇编;口述实录由乔梅主持编辑;岁月见证的文史资料由叶翔主持编辑,黄洁协助汇编;运营工作由郭祥明筹办;施晓宇统筹编审全书稿件。
2005年9月20日,我们向省内外知青文友发出通知,为《永远的脚印——福州知青文档》(续集),后更名《插队往事》(上下)征稿。规定凡闽籍知青(包括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无论现在工作、退休、定居何处,均可应征。一时来稿如潮,与日俱增。此间为《插队往事》热心献计献策、积极参与组稿、编辑、编务、校对工作的知青骨干有(以姓氏笔画为序):刁智敏、王基鸿、刘安丽、李滋椿、吴更、林娜、郭祥龙、谢保平、黄建生、潘亮等,在此真诚致谢。
2007年底,众多来稿经两年时间收阅、筛选、审定,编辑完毕散文回忆录和口述实录;史料部分也在2010年相继编纂完成。《插队往事》分上、下两部分:上册《蹉跎青春》为老、中、青知青回忆文章,分作《蹉跎青春》(52篇);《山乡往事》(48篇);《难忘农友》(12篇);《重返故地》(10篇);《口述实录》(8篇);总计130篇,76万字。下册《岁月见证》为珍贵的史料部分,分作《知青日记》(含陈用谦日记摘抄、《福州一中扎根队日记》等);《往来书信》(含萧振生提供书信11封等共56封);《知青诗词》(含叶翔诗12首等共41首);《笔记文稿》(含袁和平遗稿等);《实物资料》(含安家落户介绍信、上山下乡专用火车票、外调介绍信等);《老照片》(含吴德峰在耕山队留影等),总计64万字。
《插队往事》上、下两册,共计140万字。作者的文字固然朴实,却充满真情实感;知青的语言虽不华丽,读来催人泪下;真的是一笔一画饱含甜酸苦辣,字字句句打着插队烙印,大小篇章充满时代特征。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根据毛泽东指示,在头版全文转发12月8日《甘肃日报》的《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文章,编者按引用了毛泽东的“最高指示”: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为了响应号召,在头尾十年时间里,以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和肄业生,合称“老三届”作为“带头羊”,全国共有近3000万知青前赴后继,上山下乡到农村手握锄头“战天斗地”,或谓“修理地球”(在农村结婚生子的知青即达861万人)。其中包括福建省近30万知青在内。
转眼,四十多年过去,当年洋溢青春朝气的知识青年、姑娘小伙,而今多已两鬓斑白、腰身佝偻。他们中除少数赶上恢复高考的末班车,改变人生命运外,多数知青虽然自1980年前后陆续返城,但返城后他们在城市中始终处于最底层的社会地位。因为他们把美好的青春留给了改造祖国的穷乡僻壤,结果大龄返城,许多知青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好的工作,连累找不到好的对象。尤其老知青岁数大、工资低、岗位差,甚至没有住房……
但是,谁敢说吃苦耐劳的广大知青不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脊梁?!谁敢说百折不挠的广大知青没有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由于命运的不公,让广大知青耽误了大好人生,然而苦难和艰险也锤炼了知青的筋骨,坚定了知青的意志,使他们能承受改革压力,接受命运挑战,勇扛国家重担。应该说,广大知青是建国后奉献和牺牲太多的一代,同时也是有理想、有信仰的一代。也许,从今天看,知青的信仰有误导,知青的理想有偏差,但纯洁、正直、善良、乐于助人、勇于奉献是广大知青不变的追求,重精神、轻物质也是广大知青坚持的操守。而这些,在今天更具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也正是《插队往事》(上下)出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所以,要想真切了解历经苦难、更加坚强的知青一代,了解轰轰烈烈、始乱终弃的上山下乡运动,请读《插队往事》(上下)。也以此书祭奠广大知青消逝的青春岁月。
最后,要衷心感谢房向东社长,作为知青一员,在《插队往事》(上下)编好四年后,因经费等种种原因耽搁问世之际,慷慨援手,于又一个龙年里助产、催生了这新一本可以存档、存史的知青纪念文集。可谓好事多磨。
还要衷心感谢也是知青出身的责任编辑刘磊女士,在社里安排她接手《插队往事》(上下)的具体编辑工作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使得此书在《永远的脚印——福州知青文档》出版10年之后终于出版。
时光流逝,人生易老,《插队往事》(上下)永远不老。
施晓宇
2012、1、17小年鞭炮声中
真是好事多磨。海峡文艺出版社对书稿重新编审。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也对110万字的内容重新校改,将全书近千页内容仍分为上、下两册编排。同时忙于印刷费的筹措以及等待书号下达等,致使《插队往事》(上下)问世又推迟将近两年时间,这是始料未及的,真是难熬又累人。其间得力于唐希、叶翔、郭祥龙与郭祥明兄弟不厌其烦的编校辛苦——包括110万字书稿由本人总编校定稿后被原录入员不慎将原稿电子版、校对版中毒全部丢失(居然未另存)——累本人加班加点重新编校全书。此外,还得力于冯学本、袁某等知青的无私捐助印刷费,更得力于陈长广在印刷方面的支持,在此再次致谢。
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浪淘沙》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我们总算倾尽全力,为广大知青,为子孙后代又奉献出一段上山下乡已逝岁月的真实写照。
施晓宇
2013.9.29国庆前
2013-12-23 03: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