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一个中国女留学生的巴黎观察记之肆一
★ 王文菁 ( 巴黎,«日本新华侨报» 专栏作者 )
一提到法国,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那些老生常谈的元素:埃菲尔铁塔、香水、红酒、法餐、浪漫爱情……殊不知法国漫画同样享誉世界,且题材多样、深刻而饱满、意义非凡。像传统技术般不断推陈出新,像法国文学般意味深长。这里的许多漫画,带给人们的并非弹指间泯灭众生之凄美悲壮,而是赠与人们一个无限可能的世界,饱含一片对生命、生活的激情与热爱,以及法国人惯有的深刻思考。
两年以来,总共见过波顿先生两回。起初我并不知道他在漫画界所处的神级地位。陪同进出口漫画代理老板王老师一行人前往,纯粹是为了与王老师一聚,顺便为满足儿时便存在的那个“漫画梦”过过瘾。那次,他带了曾经凭《包拯传奇》之作轰动法国漫画界的聂崇瑞老爷子,以及国内三位80后新锐漫画家到波顿先生的家里做客交流,邀我做翻译。
出乎我意料的是,波顿先生并非我想象中那种西装革履、头发涂抹锃亮的生意人形象,而是一位精瘦、随性的老人,相当亲和、有包容力,爱开玩笑也爱笑,毫无架子从不摆谱。其人格魅力之强大,不是简简单单就能体会的,需用心观察。听一个做文艺记者的朋友说,法国大师级艺术家们在生活方式与为人处事上往往不愿显山露水,偏安静低调。除了参加自认为有意义的文化交流活动外,那些大多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活动总是躲得老远,我觉得波顿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人。
波顿先生受中国晚清一位画家的影响,擅用毛笔作画,其特色在于用简约的线条表达复杂的思想与灵魂——与汉语特色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风格起初在法国主流漫画圈不受待见,却得到了日本出版社的认可,觉得他表达出了十足的“禅意”。于是他得到了极高的酬薪,移居日本,完成代表作《旅》,再红回本土。波顿先生用的墨盒是日本出版商为他专门特制,看上去像只黄铜烟斗,盒子打开是墨汁,藏于其内的是笔杆,便于外出携带作画。在他那二层复式公寓里,我们见到了琳琅满目的漫画作品,有他本人的也有外国漫画家赠于他的礼物。他打开他的随笔画本给我们看,我们着实被震撼到了:工作量之大、创意之多,远远超乎想象!“这就是我随身带的起草画本,有任何想法、捕捉到任何元素,随时画下来。”除了睡觉,他的脑袋一刻也不停地思考着如何创作与构思,全神贯注,精力唯一。以至于很多人、很多事他都不走心、不记得了。并非故意为之,而是种忘我的境地。
他喜欢女人,确切讲是年轻女孩们,喜欢她们身上洋溢的青春与活力,也喜欢她们那纯真美好的灵魂与对生活的激情与热爱。其至理名言是:“我这一生就两件事:作画跟做爱。”王老师坏笑着打趣:“那女孩儿们去哪儿了?”他立即手舞足蹈动作幅度大而生动地回答道:“像鸟儿一样一去不复返了。”众人大笑。虽说得风趣幽默,却也暗含丝丝无奈与寂寞。他为我们每人作了一幅画,是形象各色的女人。波顿先生喜欢在作画的过程中嘴里不断发出“嘟嘟”的哼唱声。完成时,我们大家把各自所得画作小心翼翼地捧着、端着,同波顿先生一起拍照留念。最后摆放在一起一对比,我们乐了:波顿先生为年轻男画家画的,是一位张开双腿、一丝不挂的性感女郎。以“勉励”其桃花运扑面而来;为年轻女画家画的,是一位明艳、活泼又美艳的女子;而为我画的,则是一个倚坐在树下沉思的思考女孩儿。我想,波顿先生阅人无数,爱女人也会看女人,他这样画自有其道理,至少我个人是十分表示欣赏与赞同的。第二次见面时,是托王老师两口子的福,与波顿先生以及另一行年轻漫画家一起吃晚饭。我跟波顿先生都点了新鲜芒果作为餐后甜点,我注意到,波顿先生把他那份推到女孩儿们的面前请她们享用。这让我想到了最要好的一位法国朋友,他们令我欣赏的特点之一就是这种怜香惜玉的风度,知道疼爱女人,尊重女人,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末了,我送给波顿先生一件精致的小唐装红酒套,他喜欢不已。如今73岁的他依旧笔耕不辍,为作品而疯狂创作着。希望爱好中国文化的他,能为人们带来更多精彩的故事。█
2015-05-12 18: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