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陈迪忠和他的“绝活”
根雕是我们常见的工艺品,然而说起根书来,缺鲜为人知。这种以树根代墨、木板为纸、利用树根走势剪接成书法作品的“绝活”,全国没有几个人会做。而我们皖西一个山乡汉子却会,他就是陈迪忠。
陈迪忠,霍山大化坪人。小时候因家境贫寒,上了两年便辍学了。21岁他当兵入伍,在部队学会了木工、漆工,接触了绘画和书法。四年的军旅生活,不仅提高了文化素质,更是开阔了眼界。他退伍后,借了400元本钱,开始到镇上经营山货、卖茶叶。
说起怎么搞根雕和根书的,陈迪忠说,那是缘于一次上当受骗。1994年,在一次做茶叶生意时,他不小心被骗了2万多元。那时候这些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他天天躲在山上生闷气。一天,一些奇形怪状的树根引起了他的注意,便采集一些回来,尝试着自己加工。他把加工后的树根摆在茶叶店里作为装饰,结果许多买茶的人都争着要买这些根雕。这时候,陈迪忠才知道这些根雕不仅可以自娱自乐,还能给他带来经济效益。从此他就与树根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6年11月,陈迪忠带着根雕作品“斗牛”,来到北京农展馆参加第三届中国根雕艺术展,居然荣获了优秀佳作奖。这次北京之行,他接触了根书,知道根书才是根艺的最高境界。
从此陈迪忠便开始潜心研究根书。但根书比根雕难得多,它既要有书法的美,又使书法有立体感,必须具备很好的书法基础才行。为此,陈迪忠跑到大化坪镇文化站去,向擅长草书的方安鸣老师学习书法。他还买了多种字帖,天天琢磨。慢慢地他记住了许多字的草书写法,这为后来创作根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迪忠告诉我们,要把树根的美用古老汉字形式展现出来,其创作原则应该是“天人合一、与天同创”。它是发现自然美而又需要创作加工的造型艺术,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准确地说,不创作是最好的创作;不雕琢的作品,才是最完美的作品,切不可按字寻料,去加以拼凑、粘接。
一副作品,要经过“看”、“选”、“审”、“悟”、“做”五个环节才可形成。这需要大量的野外搜寻、认真遴选、精微的思考和精细的制作,体现自己的造型审美见解。
有丰富的原材料,才能有丰富的创作空间。最初,陈迪忠只是利用自己根雕创作中留下的边角料,后来他去盆景园中找材料。一次,他带了一辆小货车跑到常熟去,在一家盆景园里整整呆了两天。材料找到后,他要用很长的时间去研究、去发现,往往一块材料要揣摩很久才进行加工。
陈迪忠的根书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形态、章法、韵味等方面开拓新的思路,追求古朴、苍劲、完整,使作品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形似书法、韵胜书法。他将诗词、对联、吉语、锦句等有机地组合成书法艺术珍品,做到神、形、美兼备,受到业界专家的高度赞扬。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温跃渊为其作品题名“陈迪忠根书艺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赵之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建中、东方艺术交流中心主任陈英明等,均对其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汗水结出了硕果,心血换来了回报。陈迪忠的根书作品屡屡获奖。2006年获中国中东部旅游交易会最佳工艺奖;“龙凤呈祥”、“无我”、“南山”分别荣获2007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金、银、铜奖;“江山多娇”、“爱我中华”在2008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上荣获银奖;“中华义门陈”荣获安徽省工艺美术最高学术奖金奖;“邓小平”获2009年深圳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文博会铜奖。今年6月21日,在福建莆田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上,陈迪忠的根书作品《情系玉树》获全国工艺美术界最高级别的大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佳创意奖”,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作品。上海世博会上,陈迪忠的作品进入安徽馆展出。10月15—17日在合肥举办的“中国文化博览会”陈迪忠根书作品“胡锦涛”、“松鹤”分别荣获金奖和银奖。
一个从大山走出来的汉子,正运用大自然的灵气和自己的悟性,不断创造着传世佳作,令人震撼。正可谓:“惊呼二王遗圣迹,更惑张颠醉涂鸦,原本天工巧造化,灵根逢源也生花。”(
史红雨 夏金华)
2015-05-26 20: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