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如果说,《三傻大闹宝莱坞》《死亡诗社》这样的电影是对所在国高等中等教育普遍状况的泛批判,那《少年班》的指向无疑要集中得多——就是针对中国大陆所开展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从1978年到现在,“少年班”的历史还不到40年,开展的学校和招生人数也在递减,但现在依然存在,并成为大陆高等教育中极具争议的一部分。
《少年班》的导演就出身少年班,这部电影自然也负载了其浓厚的人生记忆——全片看下来,情到浓时,几乎都已经化不开。与前述《三傻》《死亡诗社》这类电影不一样,《少年班》没有去着力描摹师生关系,而是把几位智力超群的天才少年通过“少年班”这样一个特定形式放置在大学校园里,彰显出这群早慧天才处处与“同学”们的矛盾冲突,进而推动整体叙事。
根子上说,《少年班》还是一部怀旧电影,校园爱情依旧是其叙事主题,这几位“银河护卫队”式的怪咖天才麇集校园,身边都是大哥哥大姐姐,其所处环境与自身的生理特别是心理发育状况并不匹配,自然就会矛盾丛生。整部《少年班》里的核心矛盾就是少年天才对校花学姐的追求,及其所产生的与体育系男生们的矛盾——在这里,“头脑”与“身体”的尖锐冲突通过人物设定具象化的传达了出来:少年班的男生自然是年幼瘦弱,而体育系男生们则孔武有力;不过少年班里都是一帮智商骇人的天才,略施小计就让体育系的强壮大哥们丢盔弃甲出尽洋相,所谓“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也就这意思。
男孩们对“大姐姐”的倾慕,几乎是所有男性成长历程中必经的一段经历——《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搁哪都是美丽传说。从生物学的角度讲,性成熟是判断动物是否进入“成年”的标志,当然人类进化到这个地步,所谓“成年”与“成熟”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含义,但建诸在性成熟生理基础上的“成熟”表征还是颠扑不破(独身主义、无性生活等复杂社会现象姑且不论)——《少年班》里唯一一对“纯情”的人设,就是班里智商最低的“插班生”对班上女同学的暗恋,显然,在这一组关系里年龄性成熟度的匹配至关重要。
校园里的哥哥姐姐们已经“(性)成熟”了,所以,尽管少年班里的少年把竞争对手体育系男生整蛊得鸡飞狗跳,也让影院里的观众前仰后合,但最后的“失败者”还是他们——校花学姐跟“大哥哥”的车震,让他们丧失了理智,若不是少年班老师的力保,恐怕他们会遭受更严厉的处罚。
少年班的老师在片中成为一个极特殊的角色,同样是少年班出身的他文质彬彬,行为儒雅,但人到中年一直未婚,对待少年班的建设更是极端偏执,甚至不惜伪造上级文件来骗取校领导的支持而组建这个“末代少年班”。可以说,这些孩子是带着“原罪”来到这个学校的,当他们懵懵懂懂的性冲动被学姐们撩拨得血脉贲张后,悲剧已经注定。
被揭穿的少年班老师像原教旨教徒一般当众双膝下跪,使劲鞭笞着自己,这位老师对于跟他智商类似的这群小天才们十分理解,那种天才的孤独感,或许整个校园里也只有这位老师能感同身受。他以为,少年班的教育模式是对这群少年天才最合适的,但是,芸芸大众们似乎不这么想。
少年班到底是因材施教还是拔苗助长?在教育界仍然有争论,不过少年班这一针对天才少年的教育形式还是保留了下来,而在国外,专门的天才教育体系也普遍存在。以美国为例,几乎各个州、县都会设立各自的天才儿童培训机构,不少高校里也有专门的天才少年教育项目;在印度,甚至专门设立了数百所专门招收农村儿童的“天才儿童学校”。
可见,少年班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天才教育跟普通的精英教育也不可同日而语,把少年班神圣化或者妖魔化无疑都有偏颇。
(刊载于《中国新闻周刊》2015年第22期)
2015-06-19 2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