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皮卡限行虽然不太公平,但即使放开限制,美式皮卡范儿也不见得有多少人懂得欣赏,因为,吾国的皮卡文化很可能是“有皮卡,没文化”。
一些人对美式大皮卡念念不忘,这种情结,跟前些年一些人对豢养藏獒迷恋不已差不多。近段时间,有消息说我国要对“放宽皮卡进城限制”进行试点,个别人蠢蠢欲动,觉得开着大皮卡招摇过市的美好时光快要到来了。
某些国人喜欢的,不是那种类似“电力抢修”的“工具车”,而是美国人常开的那种傻大傻大的全尺寸“Pickup truck”,车长直奔6米,宽度超过两米。这种车,偶尔在中国的城市里可以看到一台,走在马路上鹤立鸡群,停在那里比别的车大出好几个号,完全是怪物一样的存在。(虽说政策不让进城,貌似交警对这种“富贵型”皮卡也没认真管)
开这种车,要的就是“存在感”,在这点上,中国人美国人倒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美国的皮卡是美国“一方水土”的特产,移到中国来,就“橘生淮北”,不是那个味儿了。
美国人喜欢开大皮卡是出了名儿的,福特那款让无数国人口水直流的F-150,从1981年就开始占据美国汽车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到现在算来已有30多年。一个皮卡,居然力压一众轿车和SUV,霸占着汽车销量的头把交椅,在旁人看来,实在是一件古怪的事情。
福特与皮卡的渊源极深,早在1913年,就有一家美国车身制造商在福特T型车的底盘上加装了车斗,这应该算是最早的皮卡了(早期汽车的底盘和车身是分开制造的,这种在底盘上装配各种形式车身的做法在当时非常普遍)。1920年以后,福特、道奇、雪佛兰这些美国汽车制造商都推出了真正的皮卡车型。
1925年出品的福特 Model T 的皮卡版,一看就像“农用车”
此后,皮卡的动力和装载能力越来越强,车身也越来越漂亮。二战以后,大而精致的车厢成了美式皮卡的新潮流,福特F系列皮卡就应运而生了。从此以后,皮卡的车厢模样就向轿车靠拢,舒适性也在向轿车看齐,并且由单排座衍生出了能乘坐更多人的双排座版本——这种版本,一看就不再是单纯为了干活儿用的。
1948年,福特F系列皮卡问世
1957年的福特 Ranchero,不但长得像轿车,舒适性和操控性也很轿车化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款双排座皮卡
早期的皮卡就是“工具车”,美国的包工头儿、农场主、牧场主们买来搬搬砖、拉拉干草,干些粗活儿,皮卡的角色类似于中国现在的“三马子”。不过,到了二战以后,皮卡的身份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一些美国人开始把它们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道具。
美国人从干皮卡上延伸出了各种各样的玩儿法,皮卡的车厢也在不断变大,内饰也越来越讲究。
受1970年代石油危机的影响,美国的皮卡还比较节制,到了1990年代,美国油价低到跟白开水一样便宜,于是各路“全尺寸”皮卡就纷纷披挂上阵。这种庞然大物有着怪兽一样的身躯和胃口,和美国人的放纵与虚张声势倒是非常匹配。一些皮卡从此走上了高端路线,外观和内饰的豪华程度甚至赶超豪华轿车。2008年闹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的大皮卡销量受了点影响,不过,很快就又缓过气来,继续在美国市场上睥睨群车。
2015款的福特F-150,看外观就知道走的是“豪华路线”
美式大皮卡确实马力强劲、四驱凶悍,不但干起活儿来毫不含糊,闯个乱石泥滩也是小case。一些美国人依然用皮卡当“工具车”,但比例很低,绝大多数的皮卡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充当了乘用车的角色。
传说中美国人爱动手DIY,自己动手修个草坪、装修个房子啥的,所以家里需要个能拉割草机、装修材料的皮卡——其实,大多数美国人的皮卡一年顶多去拉一次圣诞树,平时也就拉两辆自行车到郊外去转转。传说中,美国人生活富足,需要大马力的皮卡拖拖游艇、拉拉房车——其实,美国的富人还没多到那个程度,那么多的人买走那么多的皮卡,大部分也就是辆代步车。
虽然不少美国人开大皮卡是在狐假虎威,但皮卡文化确实是在美国扎下根儿的。在西部一些州,农场主开皮卡就好比当年牛仔骑马,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儿。德州人觉着有钱了就买块地、养养牛、开开皮卡,这是再快活不过的神仙日子,住在大城市里又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皮卡是西部农牧场主的好伙伴,为美国经济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现在美国富人们开皮卡,有点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怀旧意思,又有点美国文化的自豪感。现在的美国皮卡越造越豪华,有人买皮卡只是追逐潮流,并不一定在乎它的实用功能。美国有不少所谓“都市牛仔”或“城市梦想家”,他们想象着自己会在某一天需要自己驾驶皮卡来搬家,但真到事儿上了,还是把家具裹上泡沫塑料,然后给搬家公司打电话。
穿越乱石、穿越泥滩,在美国电视广告中,皮卡依旧在展示它强悍狂野的一面。事实上,多数买家看中是它那庞大的身躯和威猛的外观,开着这种气势汹汹的大家伙,自然会给人带来安全感。再说,如果周围的朋友都开这种硬汉车,你开一台轿车,会不由自主地感觉自己是娘娘腔。既然大皮卡的内饰跟轿车一样豪华舒适,好多人就买一台替代轿车,在他们的使用过程中,皮卡的功能跟轿车没什么太大不同。
皮卡还有一点比较吸引年轻人,那就是改装件儿特别多,方便你动手把它改得个性鲜明,打造自己专属的“dream truck”(梦想皮卡)。
尽管皮卡已经脱离农田和牧场,成为一种象征性的存在,它们依旧在美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皮卡之于美国,好比和服之于日本、大象之于泰国、AK47之于索马里,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名片。2007年,德国总理默克尔访美时,受邀到小布什老家作客,总统先生就用一辆福特皮卡把默克尔接进了自家的克劳福德农场。这就是皮卡在美国的地位——其实小布什经常开皮卡接待各种国家元首,不但不会跌份儿,美国范儿就是这么地帅。
好莱坞的明星们会衣冠楚楚地从一辆皮卡中钻出来,优雅地走上红地毯,去参加一部电影的首映式。燕尾服、长裙,与小货车一样的皮卡,完全不搭,但美国人觉得开皮卡才是深得美国文化之精髓,外人看上去不和谐,人家觉得这样才是真帅。
在中国,玩皮卡实在是一种矛盾的游戏。一方面,它们是干粗活儿的工具车,一直不怎么被人瞧得起;另一方面,平日的低贱一旦被赋予豪华的装备和高昂的售价,那种反差就刺激的人欲罢不能。福特F-150、道奇Ram,一眼看上去就豪气逼人,不管懂不懂,都不会把它们当成寻常之物,而当有人试探着问,这皮卡多少钱时,车主随随便便说出一句:六七十万吧,此情此景,怎能不销魂?
中国的富人玩儿皮卡,就跟养藏獒一样,往往是因为“大”和“贵”两个字。大,开出去就感觉有气场;贵,就觉得能借机高人一等。
皮卡在中国一向没什么档次,据说广东人会把这种等而下之的车子叫“农夫车”。在广东,皮卡的另一种雅号更深入人心,连当地的报纸甚至警局的公告都会把皮卡叫做:的士头。
“的士头”叫法的渊源不太清楚,顾名思义,“的士”是出租车,而出租车一般都是轿车,所谓“的士头”大概是车头像轿车的意思。之所以强调“车头像轿车”,概因后边拖了个卡车的车斗,而广东人说到“的士头”的时候,颇有不屑之意,因为这种车不伦不类,想冒充轿车而偏偏屁屁会露馅儿。
皮卡当初来到中国,确实有意无意间充当过冒牌轿车的角色。想当年,轿车尚属奢华消费,有能力购买的是那些“社会集团”(翻译成现代汉语叫做“机关单位”)。这些“社会集团”有的是预算,而领导们花起来往往不知道节制,于是有了个“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社会集团”买轿车之类的大宗商品要先到这个衙门办个“控办”手续。
要是不“控办”,20万一台的桑塔纳估计很快就普及到股级干部了,而一“控办”,就只能普及到正科级。这样一来,副科级们怎么办?于是皮卡这种“准轿车”就以货车的名义绕开“控办”,让副科级们也享受起来了。
皮卡就是轿车跟卡车的crossover(跨界车)。早年间吾国的皮卡其实都比较高档,国货有广州标致的504,进口货有丰田的Hilux,后来又有了江西五十铃和郑州日产。这些车的座舱固然比不上轿车,但也是相当轿车化,舒适性比货车好得太多了,一时间成各单位绕开“控办”采购的热门儿。
正儿八经的领导都坐轿车,副手和办事员们才坐皮卡,所以,皮卡一直上不了台面,更由于打了个货车的幌子,在乡下活动活动尚可,在大城市连主城区都不让进。
除了偶尔帮领导搬个家,帮同志们送送年货,单位的那些皮卡其实主要是当轿车用的,车尾上那个车斗是在虚度年华。后来,领导们的座驾从桑塔纳到帕萨特一直到四个圈儿,办事员儿们出门连桑塔纳也不愿意坐了,这时候,皮卡才回归本色。
电力局用皮卡装电缆,交管局用皮卡拉反光锥桶,而城管则用皮卡收缴战利品。除去这些专门的用途,皮卡在单位已经没什么存在的必要。失去了“社会集团”这一强力后援,皮卡的档次也越来越低,后来纷纷上马的皮卡也就是“工具车”的水准,为小业主们发家致富助一臂之力。
西风东渐,沧海桑田,美国大片看多了以后,一些新富阶层对皮卡产生了兴趣,爱上了集“自由”、“力量”、“DIY”等元素于一身的美式招牌车。但真想来个模仿秀时,才发现皮卡在吾国的地位完全是屌丝,别说开着出入上流社会,连城市的街道都不能随便进。
现在“皮卡进城”的政策有了松动,但我觉得美式大皮卡也并不会借此成为城市里的热门。虽然有富人们觉得终于有机会装着西装开上皮卡到星级酒店门口,演示一下美式上流范儿,然而,这里毕竟不是美国。虽然也有西部,但却没有开皮卡创业的农场主,没有所谓的“西部精神”,也没有“都市牛仔”。所以,皮卡限行虽然不太公平,但即使放开限制,美式皮卡范儿也不见得有多少人懂得欣赏,因为,吾国的皮卡文化很可能是“有皮卡,没文化”。
而且,尽管有着各种文化光环萦绕,说到底,皮卡能在美国成为一种流行文化,还是因为那里的水土适合它生存。丰厚的财富、便宜的油价、广阔的生活空间、充裕的休闲时间,离了哪一样,大皮卡都活不好。信我的,如果哪一天美国的大皮卡衰落了,那一定是首先因为油价。
——————————————————————————————————
东拉西车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6-05-03 23: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