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内什么,看之前听了不少恶评,所以是预期值降低了的缘故?真没觉着有那么差啊,作为一部完全架空虚构怪力乱神的盗墓电影,《盗墓笔记》还行啊,卖卖腐、打打架,还有各种暗道机关什么的,再加上大量的特效,还是成啊。
我没读过原著,翻是翻阅过一阵子,但跟《鬼吹灯》一样完全读不下去,原著太烂了,地摊文学的水准——其实地摊文学也有不少宝藏,但《盗墓笔记》应该不算——话说回来,这对电影倒不完全是坏事,好莱坞很多类型也是从B级片里发展出来的,慢慢来。
编剧就是原著作者,但是整个故事却基本成了同人文,同的就是电影里的两位主角:井柏然演的张起灵“闷油瓶”和鹿晗演的吴邪,网上有不少腐他俩的同人文,搞得基情澎湃,俗称“瓶邪文”,《盗墓笔记》大电影基本就是照着这个路子拍的——原著作者按照粉丝同人创作的路径来编写剧本,也是互联网时代国产电影生产机制的新鲜互动现象吧。
相较而言,“瓶”比较man,男人味很足,沉默寡言,攻击性比较强;“邪”就弱一些,话也多,受受的,梨花带雨。电影中有意强调了俩人的惺惺相惜,有时还含情脉脉——基本上都含情脉脉吧,欢喜冤家的赶脚,把“邪”换成女子,这个戏完全成立。
也不是坏事,好莱坞都这么玩晒,像《大侦探福尔摩斯》什么的,搅得全英国的腐女都出动了。感情这东西吧,不分年龄性别物种,古有《金瓶梅》,今有“吴瓶邪”,两位帅哥花好月圆,在地下墓室中结下生死情谊,有什么说不通的?片子里确实也没有渲染男女情感,其实这个路数早年间在讲兄弟情义的港产黑帮片里就非常常见,所以吧,也不稀奇,只是互联网时代有互联网时代的特性而已。
闷油瓶的身世很奇怪,看起来青春不老,跟僵尸一样。最后打西域蛇母什么的,据说对方使的是古老的植物妖术——可能是建国后动物不许修炼成精,植物就成精了,一大堆愤怒的冬虫夏草冲过来,好不惊魂也么哥!于是,终极决战就是植物大战僵尸了,这是不是有点像《刀锋战士》?也是非正常人打变异怪物。
吴邪吹了两次萧,第一次吹箫就吹跑了成群的尸蟞(这是学《木乃伊》里的“圣甲虫”么),当时就觉得学点音乐特长挺好。吹箫这一招,是不是源自欧洲著名的“魔笛手”传说的灵感?魔笛手灭鼠,吴邪灭蟞——吹跑之后,片中的三叔就给予了“一萧击败百万蟞”的高度赞扬,不停地给吴邪的吹箫神技点赞,后来打蛇母时吴邪又吹了一回,也起了作用,但蛇母太坏,尸蟞也没用。
能以原名在大银幕上公映,也不容易,毕竟有大量的超自然现象描述,“盗墓”一词也颇具法理争议,但在一个宽松的电影创作环境下,《盗墓笔记》自然不是问题。那谁拍印第安纳·琼斯,还把《圣经》里的死传说都变活了,还戏说了一把希特勒什么的,满世界乱窜,也赚的盆满钵满没人说什么。
《盗墓笔记》没有强调时代背景,“瓶”的打扮就与旁人格格不入,估摸着走大街上会查他的暂住证。但植入的手机和电商广告都明白无误的表明,这是当下的时代背景。这就是进步,《盗墓笔记》的上映,本身就说明了对国产商业类型片创作环境的宽松。
2016-08-07 19: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