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1、一则股市扶贫的消息,引发了市场热议。有消息称,证监会表示,资本市场将大力支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全国贫困地区企业IPO将适用“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政策。与此同时,证监会仍将会对贫困地区的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并购重组等,开辟了绿色通道。
2、真逗,中国股市为什么总是这般悲催?当年有“股市为国企解困服务”,现在又来了“扶贫攻坚”。相比之下,股市为国企解困服务还算是发挥股市的经济功能,毕竟,国有企业上市内含改革、改制之意,但“扶贫”则不同,这其中不仅带有“公益”内涵,同时也反映了股市监管者的“不当心态”,更有把股票市场、把投资者利益当成“摇钱树”的错误观念。
3、为什么这样讲?资本市场原本是资本竞争的场所,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场所,是老百姓把自己多年辛辛苦苦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场所,是市场经济体现最为充分的场所。其中,除了依法纳税之外,并不存在任何公益职能。扶贫本来应当是政府掏钱去做的事情,而不是股市投资者可以公益募捐,但没有把投资当成捐赠的义务,同时,证监会更不应当在同一股市当中开立不同标准。如果非要这样做,可以单独开辟“扶贫版”市场,向投资者明晰揭示其中的风险。
4、我倒认为,开立“扶贫版”是个不错的想法。因为,特殊的公司上市政策,势必带动资本向贫困地区流动,然后把贫困地区的优质和特色商品带出深山,并实现贫困地区脱贫。但关键是明示市场:这些上市公司来自贫困地区,证监会对这类公司的审核标准是什么?受到什么样的特殊关照进入资本市场,它们承担着什么样的义务和责任等等。总之需要特殊的编号,特殊的信息披露,不只是上市公司自身的信息披露,同时也需要监管机构详尽披露审核标准。但就是不能与一般上市公司混为一谈,投资者没办法判断监管者的“核准尺度”,那将进一步扭曲中国资本市场。
5、这件事还暴露了管理者的“不当心态”。第一,你们不能认为股市是自己的,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第二,市场管理有别于政府部门管理,你们必须尊重和敬畏市场,不能嘴里说着市场,而心里想着权力;第三,你们是市场监管者,监管尺度要一视同仁,而绝不能厚此薄彼。最重要的是,扶贫不是市场行为,更应当是政府行为或公益行为,证监会必须搞清楚市场和政府的边界。
6、这件事还暴露了股市监管者另一个更为突出的“不当心态”:它们把股市当成“摇钱树”了,把投资者当成“韭菜”了。不是吗?股市扶贫什么概念?是谁在拿钱扶贫?是不是投资者需要购买被过度包装的上市公司股票?这样的市场能强化投资者信心?投资者没有信心股市还能扶贫?更关键的是,当下,投资者信心是否足够支撑中国股市?如果严重信心不足,那这样的“扶贫”是不是会进一步压制中国股市?说实话,不理解证监会的做法,不理解它们是到底是应该对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负责,还是应该为政府扶贫工作负责。这里是不是存在严重的职能错位和越位的问题?
7、当年,中国股市为国企解困服务的提法就被市场严重批评,我认为有道理。中国股市可以为国企改革、改制服务,但不能为国企解困服务。道理是一样,市场就是市场,市场不该承担公益和政府职能,这是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问题。更不应当出现的问题是:证监会凭什么拿着股民的扶贫捐赠给自己增添政绩?我们懂得公益,但你无权沽名钓誉,更无权带给中国一个“更不健康、更加畸形”的股票市场。
2016-09-13 03: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