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疑情,就是疑问的心情,要时时刻刻在这个境界里面,才有开悟的可能。这就是古人讲的思之不掇,鬼神通之!其实是自己的灵觉起了作用!在禅宗看来,发起疑情是一个人有觉性的标志。
可是,通常人们却一见疑情或质疑就紧张,就生气,就没来由地恐惧。做了那么多,最后却不被信任,是可忍孰不可忍!常常会拍案而起!
其实,疑情或者质疑是好事!无论你抱着什么样心态质疑,都会产生正向的作用!这表示你关注,这表示你在意,这表示你当下接触到的与你以往的认知不一样,这是要开始离开以前的认知的征兆。这时,疑情升起,是对事物本真的一种渴求。这种渴求,会推动着被质疑者,更加全面缜密。
这时,被质疑者如果简单粗暴地批驳或是打压,就会把质疑者逼到以前呆的壳子里。还是在那里安全、祥和与心安。
该怎样对待质疑者呢?金一南将军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金一南喜欢任何形式的质疑。将军知道你的真诚而敏感的心,不会屈服于居高临下的压强,也不会接受一些生硬的概念和逻辑,甚至也不接受宏观大数据或是宏大叙事。那颗真诚而敏锐的心也是一颗不安和脆弱的心,只接受合频道共振的故事和触动心灵的情感。这是将军擅长的。
听过太多人讲课,少有一个人有金一南将军内心的慈悲。他假定听众是他的父母,是他的孩子,他没有资格跟他们拽理论,他只能弱弱地跟他们讲动人心魄的故事。每一个发生都是圆的,每一个质疑也是一个圆。每一丝疑虑,他都会顺着你疑情升起的方向,讲着你可以听得进去的故事,一转弯就绕着圈给你答疑解惑。你不感到是他告诉你了什么,而是你自己那颗善良而敏锐的心自己找到了答案。
将军真诚于历史过程中的真善美,可以打动人。我现场听过一天金一南将军的演讲。在那一个当下,我被他的慈悲和聪慧深深地吸引和抓住了。今天看到这篇最新的演讲,喜不自胜,特推荐!
——王育琨记
来源:政史凤云
原题:真敢讲!金一南内部最新演讲!
导读:
移动互联网时代,年轻一代往往更崇尚质疑,对“红色”话题内心自动留距。而在7.31日的锦江小礼堂,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主讲《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胜利》,其富有激情和缜密的2小时分·享后,现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金一南少将的“敢讲、能讲、讲透”让年轻听友的掌声尤为真诚:本来以为会很教条,没想到这么生动、有说服力。
本文系根据演讲内容而整理
上篇金一南:回应外部对中国共产党的质疑——沈大伟、西方军官、柯文哲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胜利?这个题目很大。今天不给大家讲理论,讲一些切身的感受。
首先从别人的质疑开始,因为他们说中国共产党不能胜利。
沈大伟:美国“中国通”的所谓中国崩溃为何只坚持了三个月
首先是沈大伟。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曾在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求学,在北京大学获得国际关系硕士学位,是西方研究中国的第一个在中国获得硕士学位的,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博士。一口流利的中文,我们不能说他是一个亲华派,但是一个著名的知华派,对中国很了解,中央党校请过他讲课,我访美两次与他会谈。
沈大伟,美国最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科学博士。
但去年3月,《华尔街日报》发表沈大伟的长文,“The Coming Chinese Crackup”(正在到来的中国崩溃)。他在文章中说,“中国共产党统治的最后阶段已经开始,它退出历史舞台的速度将超出许多人的想象。有五点理由:第一,大批经济精英移民海外;第二,思想自由言论表达受限;第三,对执·政·党的忠诚不真实;第四,猖獗且难以根除的腐败;第五,经济体制改革举步维艰。这一切都证明中国共产党完了,且很快就会完了。”
文章是3月6日发的,我大概是3月10日看到的。我的第一反应是,哎哟,这沈大伟的脑子怎么突然“进水”了?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开展前所未有的军事变革,我们强力反腐,我们经济进入新一轮腾飞。你说我们完了?
该文发表不久,恰逢基辛格来华和我们会谈。中国国际战略协会副会长龚显福问基辛格,现在怎么回事,美国人又开始叫嚣中国崩溃论了?93岁的基辛格说不知道这个情况。随后说,你们都是中国的大学者,不要看美国的小报,小报为了登广告赚钱,上面的消息都是不实的。得知消息来自华尔街日报,也算大人物的沈大伟后,基辛格一愣,但他不愧是一个资深政·治家,稍过片刻就说了一句让我们恍然大悟的话“他想当副国务卿。”基辛格一点拨,我们顿悟,原来沈大伟不是在处理学术问题,它成了政·治问题。
2016美国大选在即,2017谁将入主白宫,美国学界都在纷纷揣摩、迎合、投其所好。后来我一想,这个问题看来是世界性的通病。美国有“旋转门”之说,当年基辛格就是从大学教授变成了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沈大伟也想“旋转”一把,弄个副国务卿干干。基辛格接着又讲,“他当不成副国务卿,他自己不知道,但是今年底以前他会知道的。所以你们不要太在意,因为今年底以前,他的观点会转过来的。”去年6月份我们访美,7月3日离开美国,7月1日《华尔街日报》已经发表了沈大伟的另一篇长文,《如何与一个崛起的中国打交道》,一篇回归学术的文章!
今天的中国就是这样。就如同当年埃德加·斯诺从上海出发,来到延安,写了《红星照耀中国》一样,中国使多少人获得了荣誉,使多少人丢掉了名誉。我觉得如果再朝深处看,沈大伟、基辛格其实是一样的。今天研究中国,说中国崛起,文章有人看,书有人买;说中国崩溃,文章有人看,书也有人买。
埃德加·斯诺与毛泽东,前者因《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而闻名中国
基辛格为43年前107辆车的车队造成的迟到向我鞠躬
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美,美国名列的嘉宾中第一位就是基辛格,因为中国人认他。93岁的高龄,一年2-4次往来中国,13小时飞过来,倒12小时的时差,落地以后上午会谈、下午会谈、晚上宴席,节奏安排得非常紧。
去年3月20日和我们会谈时,秘书让我们提尖锐的问题,大家一致推举我。我正好想到一件事情,就问,“1972年您陪同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当时车队有多少辆车?”基辛格一听就愣了,多少辆车?30辆?40辆?50辆?我说不对,基辛格先生,是107辆。
基辛格先生一下子就来精神了,眼睛一亮,你怎么知道107辆?我说,基辛格先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1972年2月21日,当时我是北京一个街道小厂的学徒工,当时我正在去上班的路上,结果22路公交车在去西单的路上被堵住了。
长安街戒严,让美国总统车队通过,我站在22路公交车比较高的地方,车头能够越过行人和自行车看到路口看到尼克松总统的车队。整个公共汽车上的人大家一起在数,1,2,3,4……107。基辛格先生,不是我数的107,是全车人在那吼,107!所以这个数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基辛格大吃一惊,有那么多辆车吗?!
基辛格与习近平主席会面
后来我说,我在工厂一直是优秀徒工。虽然离家最远,但我一次都没有迟到过,只有那天我迟到了,西单路口堵了50多分钟,疏散了20多分钟,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上班第一次迟到。全场大笑起来。紧接着茶歇,茶歇结束后下半场会谈开始。全场,包括我在内,都没有想到,基辛格做了一个动作。他把椅子转了过来,面朝了我,站起来鞠了个躬,“现在,为43年前那次耽误你上班,我在这里向你正式道歉”。我大吃一惊,因为万万没有想到。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
当时全场都鼓起掌来。我说,三天前,习主席和您会谈时,您说,“真不敢想象,中国和美国终于有一天能一起讨论整个世界未来的和平和进步”,借鉴这句话,我想说,真不敢想象,43年前被尼克松车队堵在路口的一个小学徒工,今天能和您坐在一起进行会谈,并接受您的正式道歉,真不敢想象!
我当时非常感慨。基辛格为什么会向我鞠躬?因为我背后是一个强大的正在崛起的中国。如果是一个衰败的中国,那我今天也就只是一个街道小厂的退休老员工。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个人命运的变化,映射了中国的崛起和高速发展。
西方军官:来上海看一大会址,因为那段历史里有他们的影子
我们防务学院办“国际军事交流班”,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来参加。2001年之后,美英法德意日,包括澳大利亚、韩国全部都来了。结束后,把大家带到山东去参观。参观完了泰山、曲阜、青岛之后,前往上海。
发达国家军官就提出质疑,澳大利亚空军上校多尔就代表美澳军官提问:在山东所看都由我们安排,到了上海之后能不能让我们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不听安排。我们车上当即商议,决定到了上海之后,国际军事交流班的第一天活动全部取消,各国军官自由活动。我们分成了两个小组,我带了德国军官汉斯和法国军官路易。他们两个人是第一次到中国。
发展中国家的军官第一次肯定会去看外滩、浦东、陆家嘴,哪儿繁华看哪儿。汉斯却说,我想看看孙中山故居。吓我一跳,我问汉斯,你从来没来过中国,从没到过上海,你怎么会知道这儿有孙中山故居呢?汉斯回答,孙中山在中国革·命中最早引进了德国顾问,德国人对中国革·命是有帮助的。这帮家伙!真的是极富历史感,他们挖老根来了。
坐落于上海淮海中路1843号的宋庆龄故居
之后我问路易,你建议看什么?路易的建议更让我大吃一惊,他说要看中共一大会址。多么政·治化,他说,你们不要忘记,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会议是在我们法租界上召开的。我那时第一次知道,一大会址当年属于法租界。路易和我说,你们共产党当时很危险,到处被抓。法租界很安全,你们在法租界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你们今天搞那么大的局面,不要忘记我们法国人的贡献啊。我当时脑筋一转,说,好。路易你到时候好好看看,你等会还得向我们道歉呢。中国一大开到后期,一个陌生人敲门进来,到处扫了一眼,不好意思走错了。我们当时立即转移。十几分钟后法国巡警进来抓人,我们人去楼空。新生共产党差点被一网打尽。路易听了之后说,哎呀,没想到还有这个事情,真是狼狈啊!
两位西方军官选择这些地方,无非就是说,我当年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可是注资了,而你现在是一个绩优股,不要忘记我。
台北市长柯文哲:访井冈山延安西北坡,寻找“思想武器”柯文哲,台北市市长,去年访问上海。他参观了一大会址,并且发表感言,“在这一刻着历史痕迹的伟大建筑面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柯文哲说,他18次到大陆,除新疆、东北外,其他省他几乎都去过。他来到中国,不是看大熊猫、兵马俑、万里长城,他的足迹遍布了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遵义,高度政·治化。
柯文哲参访延安
他说,去延安是因为这是共产党走向成功的地方,可以从根本上学习共产党的经验。柯文哲在战胜了连战的儿子连振伟当选台北市市长的当天晚上,召集起了自己的政府班子讲话。讲什么话?讲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说的话,两个务必——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讲两个务必,是中共要进城了要执·政,柯文哲讲两个务必,是他们也要掌握台北市执·政·权了。他看完中共一大会址后,印象最深的是毛泽东写的八个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虽然柯文哲是一个台独分子,但是他却在借用共产党的思想武器。我们现在很多人觉得,我们自己没有思想武器了,武器都在西方,得到西方去。但是柯文哲却一遍遍来,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共产党有韧劲。
刘仁静:19岁少年成一大代表,永远写进历史光荣册共产党的韧性是从哪里来的? 建党之初,在石库门的小屋子里,谁看好这个党了?1921年建党,当时中国社会200多个政·治党派,中共成立了,其中一个。每天成立的组织和解散的组织一样多。就连我们当时的中共发起人,当时也并不怎么看好当时自己亲手发起成立的这个党。 建党的两个中坚人物,南陈北李,陈独秀和李大钊,中共叫什么名称,都是在广州的陈独秀和在北京的李大钊书信往来一来二去决定的,但中共一大召开的时候,两人都没有与会。陈独秀当时在南方政府出任教育厅长,因为当时有笔款子需要盯着;李大钊因为当时北洋军阀政府财政困难,停发了北京8所高校的教职员工薪金,成立了联合索薪委员会,李大钊作为委员会的重要负责人,整天开会没有时间去上海。
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两个中坚人物,李大钊与陈独秀
当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候,伟大的历史人物却错过了伟大的事件。这就是当局者迷的历史。我们今天回过头去看,中共一大会议是有重大的历史象征意义的。我认为,这些所有的意义都是来源于,它今天成功了。当年谁能想到,28年以后,共产党能夺取全国政·权?中国有句老话叫作“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中共一大与会人员全是知识分子,按照那句话,别说三年,三十年、三百年都不成。可是它却在28年之后夺取了全国政·权。中共一降生,就长得又白又壮让别人一看就说,这小孩前途不可限量?没有的。中共的降生更像是一个瘦弱的小孩,这孩子能长多大谁都没把握。
参加中共一大的13个代表中,最年轻的北京小组成员刘仁静只有19岁,也就一个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岁数,现在这个岁数还要家长陪着参加高考,刘仁静已经是中共一大的代表了。1983年,我们国防大学一位党史学教授采访刘仁静。他已是中共一大代表中最后一位在世的,80多岁了。我们学校教授问刘仁静参加一大的感受,刘仁静就一句话,根本没想到是这么重要的一次会啊,不就到上海去参加一个会嘛,谁能想到是这么重要的一次会啊。
李大钊不去,北京小组就空出了一个名额。问资深同志们,首先问邓中夏,邓中夏说不去,他要去南京参加中国少年协会的会议;再问罗兆荣,罗兆荣要召开工人座谈会议,也没有时间去上海。你看当年,大家都很忙。陈独秀要盯住贷款,李大钊要盯住工资,邓中夏要参加少年协会的会议,罗兆荣要组织工人座谈会。刘仁静在回忆录里写,“这个莫大的光荣就这样历史地落在了我的头上。他们谁都不去我去了。”
参与中共一大的13人,其中第一排左起第四位为刘仁静
刘仁静虽然之后被中国共产党开除,但是中共一大的标准头像图里,刘仁静是居中的,他就这样不经意间流芳百世了。而随着历史推演,邓中夏、罗兆荣这些名字却逐渐被淡忘了。
没有红色霞光从南湖射出,一大13人命运中看出凄风苦雨中共是个“好运团体”吗?当年有谁在意它?我们今天拍宣传片,中共一大在法租界被发现,最后转移到了嘉兴南湖。一团红色霞光从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射出。我觉得这些艺术想象是可以的,但是当年的实际哪有一团红色霞光啊?中国共产党是在凄风苦雨中成立的。 当年与会的13个人,中共共产党的发起者,何等重要的历史地位,当年有谁在意了?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不久,就走的走散的散,有更好的去处。1922年,陈公博脱党,1923年李达脱党,1924年李汉俊脱党,1924年周佛海脱党,1927年包惠僧脱党;1930年刘仁静被党开除,1938年张国焘被党开除。13个代表,自己走掉的、被党开除的有7个,其中陈公博、周佛海当了大汉奸,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判处死刑。
这7个人,我在《苦难辉煌》中做了这样的假设,如果历史是可知的,他们会不会做这样的糊涂之事?就像打牌一样,你知道所有的底牌之后,你还会这样出牌吗?当然历史不可知,但如果可知的话,他们肯定不会这样做。你们亲手发起的政党,28年之后夺取全国政·权,用得着当汉奸吗?用得着当军统特务吗?有谁知道这个党今后会有这么一番作为?没人知道。就这样走了。
金一南力作,《苦难辉煌》
我有个很俗气的比喻,就像买彩票,你其实中了大彩了,可你不知道,以为是张废纸一钱不值,就把它撕了。等到兑奖那天,发现自己中奖了,再到废纸篓去找,可是撕得太碎了,兑奖号都对不齐了。当然他们的选择也可能是因为畏惧牺牲。 这13个人中,王尽美,1925年牺牲;邓恩铭,1931年牺牲;何叔衡,1935年牺牲;陈潭秋,1943年牺牲。13个代表,除去自己走掉的,被党开除的,当特务的,当汉奸的,牺牲的之后,从头走到尾的只有两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董必武,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只有这两人,最终走向了天安门。 中共的艰难,我觉得根本不需要用什么形容词、副词或者什么添油加醋,中共的艰难仅从中共一大13个代表的各自走向就可以看出来。它之前有好运吗?有红地毯吗?欢呼夹道?你从延安、井冈山、天安门,胜利都是你的?没有的事情。无尽的流血牺牲和万水千山的阻隔。我们今天大学讲党史,网络上微信上讲党史,有人讲中共的胜利是投机取巧阴谋诡计,你弄个阴谋诡计给我看看,你胜利?这个党没有任何的好运,没有任何的资源,当年建党,200多个政·治团体,共产党只是一个边缘性的力量。而这个力量,能够从中国政·治舞台的边缘走到东方政·治舞台的中心,影响世界格局,改变世界格局,靠的是她的韧性,靠的是有历史自觉的领袖。
(上篇完)
中篇
金一南:毛朱周三人组合:近乎完美的历史和谐毛泽东:唯一解决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何存在”的人边缘性的力量,从中国政·治舞台的边缘走到东方政·治舞台的中心,靠的是领袖人物的历史自觉,其中毛泽东居功至伟。全部共产党人的贡献没有一个能超过他。
毛泽东
虽然现在非议他的比比皆是,从大学课堂上再到网络、微信上。但是我认为,毛泽东这个名字,永远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紧密联系在一起,除非你解散这个政党,打败这支军队,颠覆这个国家,否则你抹不掉这个名字。
毛泽东是什么人?是共产国际指定的领导人?不是。是上一任领导人指定他接班的吗?也不是。他长期处于中国共产党的边缘,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党,到1935年遵义会议选择毛泽东,经历了多少领导人?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博古,我们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苏俄革·命的基本道路指导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撞得鼻青脸肿,磕得头破血流。1935年遵义会议对毛泽东的选择,不是山头妥协的结果,不是利益集团平衡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对胜利的选择。
14年的斗争实践证明,只有毛泽东的道路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道路,不是唯二的,不是还有一条道路也能胜利。全试过了,没有!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所有领导人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解决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个中国革·命最根本的问题的人。
毛泽东著,《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陈独秀的坚持:被捕释放后被迫接受了共产国际中国革·命,我们最初毫无疑问是要走俄国人的路。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的主张就是,要走俄国人的路。但是我们从第一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开始,就拒绝走俄国人的路。陈独秀是第一个敢于对共产国际说“不”的人。 当年中国建党,对于到底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还是和共产国际平起平坐的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分歧。陈独秀说,“我们党尚在幼年,一切工作也都未正式展开。我认为没有必要戴上共产国际这个大帽子。中国革·命运动有中国的情况,这些怕是共产国际和外人难以了解的,假如不了解,如何谈领导和指挥呢?”
陈独秀
陈独秀讲得非常对,但是一个大问题是,中共建党没有经费。当年在上海建党,要派包惠僧到广州通知陈独秀当选了书记,要到上海就任,5块钱的船费,却无力支付。最后还是陈独秀自己掏钱到上海就任。陈独秀到了上海发现张国焘向马林提交了一份成立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报告,即每月约需一千余元的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
因为搞工人运动要发传单搞工人运动,需要资金。张国焘没有狮子大张口。他提出的经费预算十分小心,也十分谨慎。但陈独秀一回上海立即批评张国焘。他说,这么做等于雇佣革·命,中国革·命一切要我们自己负责,所有党员都应该无报酬地为党服务,这是我们要坚持的立场。他带头号召大家捐献自己的工资。要不要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并接受其经费受其领导,这是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也是中共中央出现的第一次争吵。
但经费问题毕竟是极其现实的问题,很快,连火气很大的陈独秀也无法“无报酬地为党服务”了。他开始以革·命为职业,便失去了固定职业和固定收入,经济上很不宽裕。起初商务印书馆听说他回到上海,聘请他担任馆外名誉编辑,月薪三百元,他马上接受;但这一固定收入持继之间很短。他大部分时间已经埋头于党务,已经没有时间再为商务印书馆写稿编稿了。
窘迫的陈独秀开始经常出入亚东图书馆。亚东图书馆的职员都是安徽人,与陈有同乡之谊。它出版的《独秀文存》有他一部分版费。于是他没钱了就来亚东,但又从不开口主动要钱。好在老板汪孟邹心中有数,每当他坐的时间长了,便要问一句:“拿一点钱吧?”陈独秀便点点头,拿一点钱,再坐一会,就走了。共产党的总书记就这样维持共产党的运作。即便如此,陈独秀也不肯松口同意接受共产国际的援助。 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出现转机是因为他的被捕。 1921年10月4日下午,陈独秀正在家中与杨明斋、包惠僧、柯庆施等5人印刷小报,被法租界当局逮捕,陈独秀原来估计这回自己要坐上七、八年牢了。但10月26日,法庭宣判陈独秀无罪释放,罚100元了事。张国焘迎接了他,告诉他原委。
出狱后才知道马林为了营救他们几人,请了法国律师,花了很多钱,费了很多力,打通了会审公堂的各个关节,方才顺利结案。按照李达的说法:马林和中国共产党共了一次患难。
这次遭遇对陈独秀印象极深。他通过切身经历才真正感悟到:不光是开展活动、发展组织需要钱,就是从监狱里和敌人枪口下营救自己同志的性命,也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经费。这些现实问题,的确不是凭书生空口的豪言壮语能够解决的。陈独秀本人极重感情,一番波折,无形中增进了对马林的感情和理解。李达回忆说“他们和谐地会谈了两次,一切问题都得到适当的解决”,不再像以前那样一见面就吵架。 建立一个党,巩固一个党,发展一个党,需要理想,需要主义,也还需要经费。富于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争论了很长时间才承认了这个现实。之后陈独秀同意了,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也同意了接受共产国际的经费。但是陈独秀绕个弯,让张国焘的劳动组合书记部直接接受资助。 拿了人家的钱,就要跟着人家走。大革·命期间,陈独秀多次提出警告,国共合作不能再搞了,非常危险。但苏俄、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却非常坚持。最后大革·命失败,谁负责?斯大林负责?共产国际负责?不可能,陈独秀你负责!犯了严重的右倾化错误!陈独秀1928年离开了党,讲了一句话,“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找一条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道路”,这是非常深刻的教训。
2李立三:试图号令莫斯科配合中国革·命,自己下台革·命受损 中国共产党追求自己的独立自主,毛泽东不是第一个,陈独秀是第一个,没有走成。 李立三是第二个。李立三是第一个敢于以中国革·命号令莫斯科的人。1930年蒋冯阎大战,李立三认为国民党的统治正在崩溃,中国革·命必将发展为全世界最后的阶级决战;于是要求“苏联应放弃五年计划必须积极准备战争”;“蒙古在中国暴动胜利时,应在政·治上立即发表宣言,与中国苏维埃政·权联合,承认蒙古是中国苏维埃联邦之一,紧接着大批出兵中国北方”;“西伯利亚十万中国工人迅速武装起来,加紧政·治教育,准备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作战,从蒙古出来,援助中国,向敌人进攻。”在这一暴动蓝图中,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中心,共产国际只是执行这一计划的配角。
李立三
李立三犯了大忌。
共产国际和联共指导中国革·命,出发点和归宿点从来是以“世界革·命的中心”苏联的利益为核心,在中国寻找到能够与苏联结盟的力量以分散帝国主义压力,保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安全。1920年4月维经斯基来华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和联共中央政·治局给他指示的第一条,即“我们在远东的总政策是立足于日美中三国利益发生冲突,要采取一切手段来加剧这种冲突”;
其次才是支持中国革·命。即使是给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提供巨大帮助,推动了北伐革·命的有力发展,同样也是出自苏联国家利益的需求。现在突然间跳出个李立三,要求苏联置自身安全于不顾全力配合中国革·命,真是令共产国际和联共惊讶得目瞪口呆了。
国际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根本的手段进行了干预:停发中共中央的活动经费。这是中共自建党以来所受到的最严厉制裁。李立三黯然下台,做了三年检讨,错误背了30多年。3毛泽东:“打土豪分田地”,凭历史自觉走出独立自主之路因此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的可贵。
前面陈独秀想走、李立三想走,都没有走成,唯一成功的就是毛泽东。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政·治上创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理论,军事上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武器,经济上也完全摆脱了对共产国际的依赖。前两条党史上讲了很多,却很少讲第三条。但是我认为,第三条尤其重要。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个人一样,没有经济独立,其他都是无米之炊。
毛泽东从来不花共产国际的钱。毛泽东的路是“打土豪分田地”,这不但成为了红色政·权政·治动员的基础,更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经济独立的基础。只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才有独立的政·治和军事基础,才能独立地选择自己的领袖,独立地制定自己的路线。为什么毛泽东一辈子最深的印象是中国一定要独立自主?因为之前有惨痛的经验教训。
在这个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论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中国找到了一条完全独立的道路,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由此,毛泽东也为中国革·命做了最大的贡献。
打土豪,分田地
但只有神是不犯错误的,人是要犯错误的。毛泽东不是神,是人。1956 年9 月10 日,毛泽东在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说,“我是犯过错误的。比如打仗。高兴圩打了败仗,那是我指挥的;南雄打了败仗,是我指挥的;长征时候的土城战役是我指挥的,茅台那次打仗也是我指挥的。”所举四次败仗,两次发生在四渡赤水之间。红军《长征组歌》中豪迈地唱道:“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但毛泽东自己坦率承认,我是犯过错误的。
他不是不犯错误,而是跌倒了爬起来,具有再跌倒再爬起来的这种实践性。毛泽东当年把队伍拉到井冈山,探索中国革·命胜利道路,党表彰他了吗?党处分他!秋收起义让你打井冈山了吗?让你打长沙,你却带兵逃跑,这是严重的右倾主义错误,就把他开除了。但是被开除了,毛泽东还是继续干,不像我们今天,开除了就不干了。毛泽东被三次开除中委,八次受到严重警告,但是还是继续在干。因为他身上有最珍贵一点,就是有深刻的历史自觉。
什么叫历史自觉?第一,是对社会运行规律的深刻领悟;第二,是对历史发展前景的主动营造。毛泽东终其一生都是这样,从来不相信命运的摆布,从来不甘愿受到规律的左右,从来主张“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从来不安于现状要改变现状。就是这种强烈的历史自觉,使他从一个普通的湖南农家子弟,变成了新中国,暨建党建军于一身的历史巨人,否则毛泽东充其量只是湖南乡村的一个教书匠而已。
这种历史自觉不但极大地改变了本人的命运,也极大地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中共没有好运。但倘若真要说有的话,那就是拥有这样一批抱有极大的历史自觉的领导者,毛泽东是这样,朱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朱德:靠南昌起义败后800将士力挽狂澜保存火种 朱德亦是一位极富历史自觉的伟人。
朱德
1“旧军阀”为入党远赴法国,追至德国,被逐出柏林朱德入党以前已是国民革·命军准将旅长,在众人都以为他可以衣锦还乡之时,他却毅然决然千里迢迢自四川赴上海找到时任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提出入党要求,陈独秀认为其乃旧军阀,借故婉拒劝走,朱德终于明白在国内入党已无可能。尔后,朱德打听到有个旅欧支部在法国,他意念强烈,立刻远渡重洋前往法国入党,从巴黎到马赛,寻至法国支部,却被告知支部的负责人周恩来、张申府去了柏林,朱德再次追赶党的脚步,乘车赶至柏林,终于在柏林千里圆梦入党。2南昌起义中“打杂”:灌醉驻军团长,冲前殿后防滇军
入党后朱德在德国学习,不久被从柏林驱逐出境,他转至苏联学习,1927年回国后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奠基人,大家总以为朱德是南昌起义重要负责人,但是实际上南昌起义的领导班子里根本没有朱德。关键的原因是朱德带领参加南昌起义的队伍人数太少。
与叶挺十一军8个团,贺龙二十军6个团相比,朱德只带领了相当于南昌市公安局不到500人的队伍,雪上加霜的是这不到500人的队伍都上了年纪成家立业有了牵挂,且不是专业受训的野战部队,以至于在南昌起义南下之时,这支队伍一哄而散,全部逃离,朱德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因此无法在南昌起义中谋得重要位置。周恩来当时评价朱德说“朱德是一位很好的参谋和向导。”陈毅也说:“朱老总在南昌起义中地位并不重要,也没有人听他的话,大家只不过尊重他是个老同志罢了。”
南昌起义当天,大家都忙着指挥调动部队,而朱德领到的任务只是灌醉当地驻军的两个团长;起义部队南下,朱德被指派在前面开路,这是因为周恩来考虑到当起义部队穿过江西之时,前面会有滇军把守,而朱德曾是滇军旅长与滇军相熟,可为起义军开路,如果是重要领导人,又怎会放在最前沿最危险处呢?同理,进入广东后又让朱德末尾殿后,以便与追击的滇军周旋。可见实际上,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朱德整个南昌起义中都是在做“打杂”的事。
3历史转折:借兵死守三河坝殿后,但主力部队全军覆没后召开的三河坝会议,这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重要节点,也成为了朱德人生的转折点,三河坝会议决定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聂荣臻带领两万主力南下作战,建立新的根据地,朱德带领原属叶挺的25师3000多人负责留在三河坝殿后,顶住敌人追击3天3夜。整个南昌起义中,朱德就获得了这三天的指挥权,正是这三天使朱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终身总司令。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
三天里,朱德率部完成了任务,损失六七百人,还剩两千多人,正收拢部队与主力会和时,一位连长匆匆跑回,朱德没想到主力已全军覆没,当时的领导人全部分散突围,自己手上的两千多人成了最后的火种。闻讯,犹如晴天霹雳,部队大乱,军心涣散。
关键时刻站出来的是朱德,他高喊:“不要散,我们有人有枪,我们一定有办法。”根据当时的老同志后来回忆,当时朱德也是“勉强”稳住军心,“大家想看看他究竟有何办法,实在没有办法了,我们再解散。”消息太过突然,士兵都茫然无措,只有跟着朱德寻一条出路。
8月的南昌犹如火炉之地,士兵们都着短衣短裤,一直走到10月底依然只能着短衣短裤,因为没有补给,部队越走,人越少。从2000多人走到江西安远天心圩只余了800多人。此时,中央接到报告“师长团长均皆逃跑,各营连长亦多离开,师级以上干部只剩朱德一人,政工干部一个不剩。团级军事干部只剩王尔琢,政工[5] 干部只剩陈毅,队伍成一哄而散之势。”当时的干部离散不算叛逃。由今回首,真是中国革·命千钧一发之际,若是这800人散了,南昌起义的队伍便是片甲不留。武装斗争绝不可能胜利。
4力挽狂澜留住800将士:我们就是今天俄国的1905年
正是这危难之间,朱德站了出来,就在稻田的一个土坎子上,高声说:“大革·命失败了,我们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我们还是要革·命,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了,1907他们成功了,我们今天就是俄国人的1905,总有一天我们会迎来属于我们的1907。”据台下官兵回忆,当时没有几个人知道所谓的1905与1907究竟是什么。
但是,就是在朱德的激情与信心中火焰一般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在那一个时刻,没有人相信革·命还能成功,就是这一位曾经被陈独秀认为是军阀的旧军人仍然坚持相信革·命一定能成功。这800人是丢了魂的队伍,正是朱德给了他们一个魂。陈毅回忆道:“在这最黑暗的时刻在群众情绪降到零度灰心丧气的时候,指出光明前途。这是总司令伟大的地方。
这就是真正的力挽狂澜,这支800人的队伍没有人能想到22年之后百万雄师过大江,但每一个留下来的人都从朱德身上感受到革·命一定胜利的信念。我们从不反对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但是在关键时刻,领导人的信念当是中流砥柱。群众可以如树叶随风摇曳,但是领导人必须如树干般岿然不动。如同朱德这样坚如磐石,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才是合格的领导人。南昌起义虽然遗憾告败,党遭受灭顶之灾,但是使得原来那个“打杂”的朱德的价值全然展现,也就是“危机毁灭权威,危机诞生权威”的真实写照。5谭震林回忆:800人队伍上山后决定了井冈山的实力就在那支800人的队伍中,诞生了日后的新中国军队奠基人。中国共产党埋葬蒋家王朝的基本军力贯穿在整个解放战争中,最主要的指挥者——东北战场林彪,华东战区主将陈毅、粟裕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中脱颖而出:十大元帅之首朱德、十大元帅之三林彪,十大元帅之六陈毅,十大大将之首粟裕。 古语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800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核心战斗力的发源。解放后谭震林同志有段非常珍贵的回忆,“假如朱老总不把南昌起义队伍拉上井冈山,光凭我们秋收暴动的力量很难坚持下去。秋收起义的队伍多由工人、学生组成,战斗力弱,很难去打赢战斗;而南昌起义的队伍不同,士兵均由黄埔军校毕业,士兵清一色北伐铁军的队伍,井冈山自此战力大增。朱德在其中居功至伟。”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这样评价朱德:八一南昌起义的队伍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能够保存下来,朱德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人的一生纵然漫长,但关键时刻只有几步,而朱德正是在关键时刻把握了机会,使之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之魂。朱德的坚决的斗争精神、必胜的革·命信念就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韧性。
周恩来:关键时刻数次决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最大幸运就在于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组成的领导班子。周恩来名望甚高,虽然有人曾想借晚年诋毁他的作用,但我认为是无法做到的。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中最早摸到枪杆子者,他拥有高超的协调能力,远见卓识,他的凝聚力如同激光一样远射,并且在关键时刻坚守最高原则——追求革·命的胜利。
周恩来
1处理朱毛分歧不偏不倚:毛泽东的方向是正确的方向毛泽东曾评价:“中国共产党懂得直接准备战争组织军队的重要性是从1924年参加黄埔军事学校开始的”即从周恩来开始。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军事部长,中共中央军事部长他成立了中共第一支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后扩建为著名的“叶挺独立团 ”。
朱毛会师后产生了很大矛盾,简单来讲,关键就在于军队指挥是应该集权还是分权。毛泽东主张集权——由一人指挥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带来的队伍,朱德主张分权——分别指挥各自的队伍,相互配合。陈毅从中调和,但陈毅本身更赞同朱德分权配合的方式,陈毅借红四军大会通过批评朱、毛两人,以达成新的团结,他批评毛泽东有七点错误,朱德有三点错误,结果红四军选举,朱、毛两位主帅双双落选,陈毅反而当选了红四军前委书记。
陈毅只得向在上海的中央汇报新四军矛盾并提议:中央如派人,朱、毛都可离开;中央如不能派人,毛可先走,朱可暂留工作。而中央主要负责人之一就是周恩来,周恩来闻讯不仅没有支持交情深厚且一同赴法勤工俭学的陈毅,以及亲自介绍入党,在南昌起义中的下级——朱德,反而支持了曾反对过自己起草的“二月来信”的毛泽东,并指出毛泽东的方向是正确的方向。
并专门批评了朱德与陈毅曾因极端民主化,放任群众讨论作战计划,导致湘南失败,认定只有集中指挥军队才能步调一致,行动敏捷。并判定陈毅前委书记职务不是中央委任的,是非法的,恢复毛泽东前委书记一职。陈毅按中央指示起草“九月来信”,成为了古田会议的基础,古田会议也是毛泽东地位稳固的关键。
周恩来坚守原则,一心为党的严谨作风,不仅维护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地位,肯定了他的方向,更是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 千古之谜:周恩来快马夜奔彻夜密谈劝毛泽东跟随长征
没有周恩来,也许就没有后来的毛泽东。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苏区准备转移,当时,打算到湖南去小走一圈,没有人想到会走万里长征。转移之际,毛泽东写信给中央表示想留在瑞金,当时的书记不到30岁的博古看了信后不知如何处理,找周恩来拿主意。周恩来连夜驰马飞奔寻到毛泽东,关起门来彻夜长谈,当时的谈话没有任何记录,周、毛两人终生也未透露只言片语。
据当时的三位警卫员回忆,当天下着滂沱大雨,周恩来全身湿透劝毛泽东跟长征队伍走,虽然想快去快回但是两人一谈就是一夜,中间警卫员进去倒水,两人见有人来又闭口不谈,直到警卫员出去关上门才又继续。
周恩来究竟如何将毛泽东说动呢?自此成了千古之谜。
第二天一早周恩来回瑞金,博古忙问怎么样?周恩来只留一句七个字:“他同意跟着走了。”就是这一夜的谈话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毛泽东若不走恐怕就会和留下的一大批党的领导人瞿秋白等一样牺牲了。
周恩来以这样的非凡组织凝聚力,为共产党注入蓬勃的生命力,保留了党的力量。3与博古长谈:“老毛懂中国,我们共同辅佐他”
周恩来还有一个贡献,遵义会议鉴于博古同志的错误,要让张闻天同志代替他的领导职位,但博古不想交权称:“交权可不是交三颗印章和文件箱,还要向共产国际报告,共产国际不承认,这个权就交不出去。”。由于中国共产党当时的定位是共产国际的支部,在程序上博古是有理的。
于是,周恩来与博古彻夜长谈,劝博古交权,后来,博古和自己的好朋友潘汉年谈到了交谈内容。周恩来跟博古说:“你我都是留过洋的,我们对于中国国情不是那么了解,自从我领导的南昌起义失败,我就知道中国革·命靠我们不行,我们要找一个真正懂中国的人,老毛懂中国,他能搞成。我们共同辅佐老毛。把事情搞成”。
“现在我们的最高原则是作战胜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一致,我们要将问题提到最高原则上解决。”共产党人在最高原则之前没有什么是不能放弃的。第二天,博古交权。张闻天顺利接班。后博古坚决地站在了毛泽东这一边,对于周恩来一席话深信不疑。
毛泽东和王明路线斗争,博古依然坚定地与毛泽东站在一起,王明又惊又怒,他与博古本是苏联留学的同学,都是“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中的一员,在他看来博古背弃了同窗之谊。博古称:“周恩来所言甚是,中国革·命靠谁的领导才能取得胜利,而除了胜利我们还有什么东西不能放弃的。” 周恩来此举再一次奠定了毛泽东的地位,团结了党内力量,他的远见卓识也被历史所肯定,他选择的人,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
4不传不记不说不讲:一位做到极致的党人
周恩来以非凡的组织能力实现党内的力量聚焦。而周恩来即使面对有些非议与误会终生不传不记不说不讲,任污水泼来全然担当不做任何辩解。在1974年与1975年左右周总理病重时,叶剑英元帅指示周总理医疗小组的护士、秘书、警卫称:“每个人都要准备好纸和笔,周总理一辈子受的委屈很多,他肚子里的想说的话也很多,不管他说什么都记下来。”
叶帅临出门还不放心,忙补上一句“昏迷中说的也要记下来。”直到周恩来去世,护士、秘书、警卫上交的都是一张白纸,即使在昏迷中也不说不辩,将这一生想说的不想说的话全部带走,留给后世许多谜团。今天想来至为遗憾,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周恩来,是把一个党人做到了极致。
什么叫党人?统一组织,统一步伐,统一行动,有了党的领导人率先牺牲,党才能凝聚,才能统一。周恩来终生个人服从组织终生牺牲个人。周恩来绝不仅是中共的榜样,而是世界上所有政党人的榜样。
党最大的幸运:三人达成近乎完美的历史和谐
毛、周、朱三人对于红军的建设思路、革·命应该走的道路等等有许不同看法不同意见,争论比比皆是,比如,1929年红四军七大、八大“前委”、“军委”之争,朱德取代毛泽东领导;1932年10月苏区宁都会议“反倾向斗争”,周恩来取代毛泽东领导。
但在核心目标上,中国共产党怎么样获得胜利?怎么样完成民族救亡?三人是完全一致的。他们三人不是同一年出生,却是1976年同一年去世。有一些矛盾与误会甚至直到他们同一年去世后也没能化解,没能超越生命。并不是如今想当然的亲如兄弟,不分你我。共产党的力量来自真实,无需矫饰。
毛泽东(中),周恩来(左)与朱德(右)
那又如何?中国乃至西方评论中共党史都称:毛、周、朱是最佳的中共领袖搭配。他们三人凭借强烈的历史自觉达成了近乎完美的历史和谐。他们所追求的并不是眼前的和谐,毫不隐讳共产党内的互相批评与自我批评。三人相互补充:毛泽东对党路线方针的制定;朱德的坚决斗争精神,革·命必胜的信念;周恩来大量高超的组织协调工作,他们使中共臻于完善。 先有伟人后有伟业,先有真人后有真理。如今我们可以算计薪资、职位,但是我们算计不出伟大,因为梦想是不可估量的,我曾写过:怀抱理想主义做事业多数时候会头破血流。如果能够成功必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正如这三个人所达成的一样。
版权信息 | 来源:励剑 演讲者:金一南
————————
2016-09-01 14:52:04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