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1. 2016年11月14日夜里,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早盘跌超200个基点,收盘破掉6.80,更创下7年5个月新低——6.68附近。值得注意的是:本轮人民币贬值过程中,主要依据是美元走强,而对于人民币汇率走软,中国央行似乎完全没有干预。很好,这样的做法第一可以提前释放美国加息,以及“特朗普不确定因素”对人民币构成的贬值压力;第二可以打破人民币“铁底论”对市场情绪的误导。
2. 从目前的市况看,人民币贬值过程中肯定存在投机做空行为,但并未超出中国央行的容忍度,而平稳、有序、可控的贬值是市场自然的选择,而绝非中国政府的主观意愿。这一点,国际舆论无可挑剔。10月25日我们专门发表评论,希望中央银行打破人民币“铁底论”。当时,境外一些金融大鳄为人民币设置了两道底线。其一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能破掉6.8,而且认为中国央行会坚守6.8底线;其二说中国外汇储备不能跌破3万亿美元,而且跌破了将引发市场恐慌,中国央行将无力对抗人民币攻击。
3. 我认为,这是个“两头堵”陷阱。因为市场变化过程中,基本可以认定,要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破6.8,要么外汇储备跌破3万亿美元,二者必居其一。就是说,在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的前提下,如果央行真像他们所说“捍卫6.8”,那势必需要大量抛售外汇储备,而使外汇储备极易跌破3万亿美元;如果央行不硬挺6.8汇率,那6.8势必很快贬破。很明显,设置这样的“两头堵”陷阱,只要掉进其一,那人民币势必受到强烈的攻击。这样的做法,实际是恶意攻击者常用的手段,核心目的就是引发市场恐慌,让你掉进“全民兑换外汇”的汪洋大海。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样的市场陷阱,而中国央行也必须打破“铁底论”陷阱。
4. 现在看,打破“铁底论”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未来哪是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之底,对不起,不知道,这是市场交易的结果,而不是谁的意愿,也不是人为干预的结果。市场就是这样的规律,波动过程中会出现过度现象,所以汇率升值过度必然会反过来贬值过度,而正常的市场运行,恰恰就是在“双向过度”当中起起落落。金融大鳄索罗斯依据自己过年面对市场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市场规律:反射性原理。
5. 正是反射性原理的客观存在,当我们面对一切市场波动的时候,都不要去问那个“傻问题”——哪是“底”?因为,“顶”也好、“底”也罢,这样的问题都是基于“稳定”的考量。针对人民币汇率,这样的问题实际是在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均衡点在哪?谁知道?谁能找到汇率的均衡点?至少目前我们看不到。我认为,汇率的均衡最多存在一个“区间”概念,但区间的宽度必须经过很长时间才可能“隐现”,而且这与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密切相关。
6. 比如欧元兑美元,过去很长时间,欧元放弃了独立货币政策,跟随美元一起QE。整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欧元兑美元汇率始终稳定在一个大致平行的通道当中,日元对美元也一样。但是,人民币刚刚开始减少管理,提高自由浮动程度,刚刚从过度升值转入贬值过程,这势必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摸索,而市场监测,而不可能马上看到通道的“顶与底”。况且,这其中各种干扰因素不是在减弱,而是在加强,尤其是中美货币政策变化、贸易政策变化、经济基本面情况变化等等,都将直接作用于两个汇率的升贬。
7. 所以,中国人应对做的事情更加注重中国经济基本面,这是判断汇率的核心要素,不只是老百姓,而更重要的中央银行,其货币政策必须更多关注国内经济基本面的需求,离开这个原则,任何为金融而金融,为稳定汇率而改变利率的政策都是严重失误。到头来,因为利率过高而引发国内经济基本面恶化,那一切稳定汇率的努力都将变成最为痛苦的成本,而且是无法挽回的成本。
8. 中国现在事宜的政策应当叫“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用正规战,我就用游击战,绝不跟你使用同样的战法。而我们的战法万变不离其宗的指向——更多地依赖实体经济建设财富创造,去提高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质量,并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依赖金融、依赖虚拟经济去分配财富,搞得贫富两极分化,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2016-11-15 03: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