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六十年,给乡村留下的都是文化素质较差的乡民
——咸阳市非物质文化传人礼生杜三卫先生感言:
◎杜三卫
【案:邓国涛兄将拙文《百鸟朝凤:吴天明拿到了账号,却找不到密码》连接给陕西省非物质文化传人礼生杜三卫先生。先生读后有感言。邓兄转给我。现将先生的感言转发于此。俟有日将登门向杜先生学习。】
看了许石林对电影《百鸟朝风》的解评,深有感想,首先欣慰的是许先生这样的乡贤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守护及对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必定这是我们的根脉之所在,脱离了根就像风筝断了线,是很危险的。
就此文说说自己的浅见——
· 解读《百鸟朝风》的密码不是吴天明导演所能解读出来的,因《百鸟朝风》这道锁呐曲牌的形成是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锁呐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就连锁呐的发源地“龟兹”人也未必能鲜开其密码。所以许先生的标题就有点对吴导演不公平。
· 影片内容确实不接地气,有些潦草,就把丧礼场景的布局来说,花圈用的是现在流行的,并不是那个时代的花圈。
· 礼崩乐乱反映出人心的涣散,社会的浮躁。洋鼓洋号参与丧事合动,实质就是外来文化的介入,运用得恰当则有益,不恰当则后患无穷。在丧葬场合,外国人也不可能把他们的乐器玩的这么“丰富多彩”,这不能不说这是我们的悲哀!
· 礼乐不分家。礼是指挥乐的,乐反过来扶持礼。特别是丧礼,繁复而时长,内容丰富,积淀深厚,历史久远。为汉人所重视,为人生第一大礼。故过去富豪之家过丧事请四个,八个礼宾先生来执礼,同时引导乐工按不的礼奏不同的乐,礼仪场合乐工是不能随便奏乐的。如主祭孝子上香奏《大祭灵》,迎宾奏《大开门》,降神奏《马道仁》等,奏错了礼宾会让其纠政的。而洋鼓洋号能做到吗?
· 乱乐先乱礼,目前关中只有兴平,周至二县丧葬礼仪传承的好,礼宾先生们按传统礼序行礼,即使号队在场也无用武之地。而大部地方因礼宾的断层或丧葬礼仪的失传才给号队留下了演示的空间。又由于没有好礼宾的引导才导致它们为所以为。
· 文中所说的乡俗败坏,无力回天之的现状却实让人心痛,这是社会敝病或者说是社会结构的不合理。维系良好乡俗多要有德望的乡贤来引导,而如今农村为何少有乡贤之人?本人认为是社会制度的问题,如,村里出了聪明好学的孩子,可能就是未来的乡贤,但他们却通过考试,毕业分配,住进城里。经过六十年的选拨,给乡村留下的都是些文化素质较差的乡民,这样就难以维系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精碎。
2017年2月13日
相关链接:《百鸟朝凤》:吴天明拿到了文化的账号,却没找到密码
2017-02-13 00: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