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宋 秋社
社鼓敲时聚庭槐,神盘分肉巧安排。今番喜庆丰年景,醉倒翁媪笑颜开。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是为秋社。陆游有《秋社》诗云:『雨余残日照庭槐,社鼓咚咚赛庙回。又见神盘分肉至,不堪沙雁带寒来。书固忌作闲终日,酒为治聋醉一杯。记取镜湖无限景,苹花零落蓼花开。』《社肉》诗云:『社日取社猪,燔炙香满村。饥鸦集街树,老巫立庙门。虽无牲牢盛,古礼亦略存。醉归怀馀肉,沾遗遍诸孙。』描写了秋社的热闹场面和老人的心情。
77、宋 钱塘弄潮
八月钱塘江口开,万人鼓噪岸边排。弄潮健儿显身手,风头浪尖逞矫材。
《梦粱录》:『观潮,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自后官府禁止,然亦不能遏也。有《看弄潮诗》云:『弄罢江潮晚入城,红旗飐飐白旗轻。不因会吃翻头浪,争得天街鼓乐迎!』可见市民对弄潮儿像接待英雄一样欢迎他们。
78、清 供兔儿爷
玉轮清光照庭阶,剪纸圆满桌上贴。瓜果月饼为供品,烧香罗拜兔儿爷。
中秋祭月、供月光纸的风俗,在明代已然盛行。见明刘侗《帝京景物略》。清代更供兔神,《燕京岁时记》:『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亦谑而虐矣。』清诗人张朝墉《燕京岁时杂咏》云:『蟾宫桂殿净无尘,剪纸团如月满轮。别有无知小儿女,烧香罗拜兔儿神。』兔儿神或兔儿爷,用泥制成,身披袍甲,头戴战盔,背插小旗,手执长棒,五彩涂画,装以金银,吸引儿童喜爱。
79、清 走月亮
中秋木樨插鬓香,姊妹结伴走月亮。夜凉未嫌罗衫薄,路远只恨绣裙长。
以前江苏地区的妇女,在中秋夜要『走月亮』。一般是结伴在月下游玩,或互相走访,或拜佛庵,或举行文艺活动。据说苏州妇女走月亮,至少要走过三座桥,称为『走三桥』。有的要走过更多的桥而不许重复,这就不仅动体力,还须动智力。清周宗泰《姑苏竹枝词》云:『中秋共把斗香烧,姐妹邻家举手邀。联袂同游明月巷,踏歌还度彩云桥。』
80、晋 饮菊花酒
九月采菊酿酒香,来年开坛又重阳。畅饮何必陶隐士,难得佳节入醉乡。
农历九月九日,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又称『重阳』。汉代已有重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的风俗。饮菊花酒的时代,一般认为是从晋代陶渊明赏菊饮酒而来的。南朝檀道鸾《续晋阳秋》载:某年重阳,陶渊明在家中东篱下弹琴赏菊时,忽然想要饮酒;恰好有一白衣使者挑担前来送酒,于是立即畅饮,并写下名诗《九日闲居》。晋代干宝《搜神记》中还记载酿造菊花酒的方法。
81、唐 登乐游原
乐游原上游人多,重九登高乐如何。留恋夕阳无限好;寸阴难买莫蹉跎。
据《续齐谐记》载,东汉桓景跟费长房学道术。一日,费告知桓:九月九日有大灾,可速回家,让全家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即能免灾。从此形成一种风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是茴香科植物,据说戴其茎、花有避疫的功效。李白《宣州九日寄崔侍御》诗:『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杜牧有《九日齐山登高》诗。
82、汉 弄剑与踏杯舞
壮夫弄剑不弄丸,上下青光慑人寒。长袖应随笙鼓乐,跳踏圆杯舞君前。
四川出土汉画像砖中百戏部分有『跳丸』或称『弄丸』者,一男子赤上身,双手上举,空中有五个圆球,加其手中一球当为六球。汉代壁画百戏中亦有一人在弄六丸、梳髻着衣,似为妇女。沂南汉墓石刻百戏中一赤上身男子,所弄为四把短剑。张衡《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又南阳画像石中有长袖舞女在五个杯上舞蹈之状;荥阳出土汉代陶楼所绘人物中,亦有长袖舞女在五个覆杯上舞蹈的形象。这些可视形象证实:我国的杂技在两千多年前便有了相当高超的水平。
83、唐 西域歌舞
西域歌舞名胡旋,传入宫掖靡长安。吹奏何必琼林宴,市间到处闻管弦。
隋唐时期,西域文化包括宗教(如景教、祆教)、服饰
(如胡服翻领窄袖)、饮食
(如胡饼、烧饼)、绘画、歌舞、音乐及乐器等一起传入长安。音乐主要有龟兹乐、天竺乐、疏勒乐、安国乐等。乐器舞蹈也随之而流行。著名的『胡腾舞』出自石国;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胡腾》诗:『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李端《胡腾儿》诗:『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又有『胡旋舞』,出自康国;白居易《新乐府·胡旋女》:『胡旋女,出康居。弦歌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出土唐三彩中有穿舞服的舞伎俑,唐墓壁画中也有舞女张臂作舞形象。
84、宋 瓦子内说书
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
《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说话者谓之舌辩,虽有四家数,各有门庭。且小说名:「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公案朴刀杆棒发发踪参之事,有谭谈子……等;谈论古今,如水之流。谈经者,谓演说佛书。又有说诨经者,……讲史书者,谓讲说《通鉴》、汉、唐历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所谓『四家数』即对曲艺说话的分类:小说、讲史、谈经、诨话。银字儿指演出前先吹银字管乐而得名。烟粉指烟花、爱情故事;灵怪指神鬼故事;说诨经指滑稽说唱。
85、宋 傀儡戏
村头齐观耍傀儡,搬演故事又一回。载歌载舞赖提举;博得欢笑落夕晖。
《东京梦华录》中已载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等名目。《梦粱录》:『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史,或作杂剧,或如崖词。如悬线傀儡者,起于陈平六奇解围故事也,今有金线卢大夫、陈中喜等,弄得如真无二,兼之走线者尤佳。更有杖头傀儡,最是刘小仆射家数果奇,其水傀儡者,有姚遇仙、赛宝哥、王吉、金时好等,弄得百伶百悼。兼之水百戏,往来出入之势,规模舞走,鱼龙变化夺真,功艺如神。』
86、清 太平鼓
太平年间太平鼓,边打边唱边起舞。宛转九腔十八调,祭祖敬神求多福。
太平鼓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汉族很早即有,宋代称打断,明代称太平鼓。鼓呈桃形,蒙以羊皮或多层高丽纸;或呈圆形,鼓边缀以绒球,铁柄下打成环中套环之形。一是源于满族萨满祭祖跳神时用之单鼓、呈椭圆形,蒙以马、驴或羊皮。清何耳《燕台竹枝词》:『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
87、清 索罗杆
昔日乌鸦救汗王,索罗杆顶供斗粮。如今丹阶少人迹,坤宁宫前月昏黄。
满族人家中皆立『索罗杆』,又称『神杆、得胜杆、祖宗杆、妈妈杆』等。立杆的位置一般在正房前庭院中的东南侧,下为高一二尺的石座,杆长一丈左右,下粗上细,顶端尖锐。接近杆顶之处,套一锡斗。传说当年敌人追捕努尔哈赤时,他跑到一棵枯树下躲藏,一群乌鸦落在枯树上,追兵以为树下不会藏人,努尔哈赤因此得以逃生,后来他便命满族人家家立杆,在杆顶放肉和粮食酬谢乌鸦。据考『立杆祭天』是辽金时期女真人中早已存在的传统习俗,在清建国后,才附会种种传说。
88、清 打陀罗
冰上乐兮鞭陀罗,随风旋转呼如何。貂帽锦靴小阿哥,明年跃马金盘陀。
陀罗,又作陀螺,《通俗编》:『陀罗者,木制,中实而无柄,绕以鞭之绳,卓于地,急掣其鞭则转,顶光旋旋,影如不动也。』北方正月,天气正寒,儿童多在冰上打陀罗,俗称『冰嘎』。清李孚青《都门竹枝词·打陀罗》:『清明佳节柳条拖,放学儿郎手折多。早送爷娘上坟去,好寻闲处打陀罗。』此指在平地打陀罗也。
89、宋 冬舂
一年辛苦到腊中,舂米碓杵运成风。筛簸分藏三日毕,除夕香满饭盎馨。
江南至腊八日,家家舂米。因腊月米较坚实,舂时可少损耗。这天取水舂米,迈入仓中,故称。因已时腊月,水称作“腊水”,取水舂米,舂的是“隔年粮”,含有补救农业丰收,年年吃隔年粮的意思。南宋范成大有《冬舂行》诗云:“腊中储蓄百事利,第一先舂年计米。群呼步碓满门庭,运杵成风雷动地。筛匀箕健无粞糠,百斛只费三日忙。齐头圆洁箭子长,隔篱耀日雪生光。土仓瓦龛分盖藏,不蠹不腐常生香……”
90、宋 馈岁
不计酒食与野鲜,每逢岁暮送年盘。馈赠虽少风淳厚,友邻情谊溢山川。
北宋时,年底人们互赠礼物,称为『馈岁』。苏轼有《馈岁》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一入腊月后,路上便可见挑担者送酒肉。称为『送年盘』。不计送多少,主要在表示祝贺。
91、清 卖春联
塾中先生不甘贫,书写春联卖斯文。当众挥毫显身手,自夸笔力胜右军。
据《宋史·蜀世家》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春联。宋代春联仍称『桃符』,但联语则不限写于桃符,而多贴于楹柱,称为『楹联』;且用粉红笺写出,称为『春贴纸』。据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观。』由于朱元璋的提倡才使『桃符』改称并真正成为『春联』。清代《燕京岁时记》载:『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腊月间,私塾先生写春联卖,乃是常见的事。清周宗泰《姑苏竹枝词·春联》中说:『学书儿童弄笔勤,春联幅幅卖斯文。人来问价增三倍,不使鹅群笼右军。』连上学儿童也来卖春联了。
92、清 喝豆粥
喜到初八腊月天,门前舍豆俗相沿。信士弟子熬粥夜,念佛声声结善缘。
约在南北朝时,我国民间受佛教寺院腊月初八吃『七宝五味粥』的影响,形成了吃『腊八粥』风俗。《东京梦华录》中说:十二月初八日,请寺僧送七宝五味于门徒饮,谓之腊八粥。《扬州风土小记》载:腊月八日前,寺院和尚聚数十黄衣,沿门托钵而乞米,名曰『乞腊八米』。清代的腊八粥制作更为精美,如《燕京岁时记》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天津民俗,腊月初八日,作佛会,亦舍豆。善男信女先于夜间捻豆做粥。每捻一豆,念佛一声,曰结缘豆,粥熟,则施腊八粥于行人。
93、宋 祭灶
时届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酒糟涂灶醉司命,男儿酌献女儿避。
我国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礼记·礼器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认为灶王上天向玉皇大帝打报告的事,在晋代早已有之。晋葛洪《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东京梦华录》:『都人至除夜,备酒果送神,以酒糟涂灶门上,谓之醉司命。』后来祭灶移至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又称『小年』。范成大《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中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在灶王像前供糖果、清水、料豆和秣草,然后将旧像焚之,谓之送灶;除夕又买新灶王画像供上,谓之迎灶。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风习,故祭灶仅限男子。
94、清 吃灶糖
岁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宝皆麦糖。粘口何需多如此,买颗先令小儿尝。
在祭灶时,用饴糖涂灶神之口,以求“上天言好事”;古代的饴糖,或称胶牙饧,或称灶糖,又称关东糖。入腊之后,街市便有卖用麦糖制成的糖瓜、糖葫芦、糖元宝、芝麻糖、蓼花等。清文人厉鹗有《胶牙饧》诗:“节物关人意,残年一碟添。蓼花分点缀,粉茧共粘。”
95、清 跳灶王
年关催人诸事忙,乞儿结伴扮灶王,敲竹歌噪门前舞,赏钱好言禀玉皇。
《清嘉录》载:『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至二十四日止,谓之跳灶王。』清诗人周宗泰《姑苏竹枝词·跳灶神》云:『又是残冬急景催,街头财马店齐开。灶神人媚将人媚,毕竟钱从囊底来。』人们要『跳灶王』主要是讨好灶神,保佑来年赐福。
96、宋 烧火盆
春前五日夜初更,排门燃火如昼晴。儿孙围坐鸡犬忙,迎得来岁好收成。
江南水乡在腊月二十五日夜初更,家家烧火盆。南宋范成大《烧火盆》诗云:『春前五日初更后,排门然火如晴昼。大家薪乾胜豆秸,小家带叶烧生柴。青烟满城天半白,栖鸟惊啼飞磔格。儿孙围坐犬鸡忙,邻曲欢笑遥相望。黄宫气应才两月,岁阴犹骄风栗烈。将迎阳艳作好春,正要火盆坐暖热。』
97、宋 照田
腊月廿五天正寒,长竿燃炬照南田。侬家今夜火最旺,定知来年多稻蚕。
南宋范成大《照田蚕行》云:『乡村腊月二十五,长竿然炬照南亩。近似云开森列星,远如风起飘流萤。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鸣稻堆小。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夜阑风焰西复东,此占最吉馀难同;不惟桑贱谷芃芃,仍更苎麻无节菜无虫。』姜夔诗《自石湖归苕溪》云:『桑间篝火却宜蚕,风土相传我未谙。』
98、唐 驱傩
驱傩吹笛又击鼓,瘦鬼涂面赤双足。桃弧射矢茅鞭打,鼠窜引得众欢呼。
『驱傩』是古代驱除疫鬼的仪式,多在腊月举行。唐王建《宫词》:『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裤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昼,沉香火底坐吹笙。』描写了仪式的场面;孟郊的《弦歌行》:『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暗中崒崒拽茅鞭,裸足朱衫行戚戚。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描写了傩的形状和人们驱傩的欢乐情绪。
99、唐 镜听
夫君远宦盼回程,跪拜灶前点香灯。怀中抱镜藏门候,闻人初言细品评。
《月令萃编》载:『元旦之夕,洒扫,置香灯于灶门,注水满铛,置勺于水,虔礼拜祝。拨勺使旋,随柄所指之方,抱镜出门,密听人言,第一句便是卜者之兆。』又《琅环记》载:『先觅一古镜,锦囊盛之,独向神灶,勿令人见,双手捧镜,诵咒七遍,出听人言,以定吉凶。』唐王建《镜听词》云:『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回身不遣别人知,人意丁宁镜神圣。怀中收拾双锦带,恐畏街头见惊怪。嗟嗟嚓嚓下堂阶,独自灶前来跪拜。出门愿不闻悲哀,郎在任郎回未回。月明地上人过尽,好语多同皆道来。卷帷上床喜不定,与郎裁衣失翻正。可中三日得相见,重绣锦囊磨镜面。』
100、明 贴门神
当年恶梦惊唐王,秦琼敬德守门旁。传到草民小茅舍,也请将军佑吉祥。
东汉应劭《风俗通》中引《黄帝书》云:上古有神荼郁垒二兄弟,居度朔山。山有一桃树,树荫如盖。每天他们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有恶鬼为害人间,便缚之喂虎。故家家户户于春节户悬“桃符”。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西游记》中便有唐王作恶梦,要秦琼、尉迟恭守宫门的故事。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明代《万历嘉兴府志》:“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