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用爱唤醒“来自星星的你”
“小李睿,告诉老师,这是谁啊?”右手上套着一只小布偶的女老师笑着问站在她面前的一个小男孩。
“小白兔。”小男孩看了一眼回答道。
“那你是谁啊?”
“我是小猴子。”小男孩举起了自己手中的小布偶。
“嗯,好棒!小猴子和小白兔是好朋友,那咱们拥抱一下。”
今年9岁的李睿是霍山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的一名孤独症患儿,自去年5月份进入康复中心以来,19岁的特教老师沈善语每天都要对他进行一对一的个训辅导,现在小李睿已经是班上进步最快的孩子了。
走进霍山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宽敞明亮的大教室,五颜六色的玩具,各式各样的卡通图案,从外表看起来,这儿就像是一所普通的幼儿园。但是,在这里学习生活着的却是一群患有孤独症的孩子。
“我们是在小睿两岁时感觉不对的,那时的他看上去和别的孩子没什么不同,但当我们想抱抱他时,他总是很冷漠,对别人的呼唤也不应答,当大人抚摸他时,总是躲得很远。也不会与周围的小朋友交往,显得极其孤僻。当医生告诉我们孩子得了孤独症时,我们一家人的天都快塌了下来……”李睿的母亲彭女士说着眼圈又红了。
“去年刚来的时候,小李睿还经常打自己的头、咬自个儿的手,抓什么吃什么,稍不如意就大喊大叫。如今,他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自理能力,不再自虐,会表达情感,肯叫爸爸、妈妈和老师,能正确说出家人的姓名,愿意口头回答问题,特别对手工和音乐感兴趣,还能背诵好几首古诗呢!”沈老师高兴地介绍说。
除了一对一辅导,康复中心的老师们还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特征,积极开展社会融合式教育。小雅喜欢画画,小惠爱叠纸片……发现了孩子们的特殊爱好,就等于是找到了一种能让他们平静下来的方法,这是带领他们融入集体的前提。通过这一年多的自理培养、融合教育、语言训练和体育锻炼等各式各样的康复训练,康复中心的“星星”们在知觉、动作、认知、语言、情绪与行为控制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让他们内心的自闭之门打开了一道光明的缝隙。
“对于这些特殊的孩子来说,也许笑容才是最好的良药。我们家长和老师都要付出绝对的耐心和120分的爱心,不能急,要慢慢来。”沈老师年龄不大,对待孩子们却有着无比的耐心。
为让全县残疾儿童都能就近享受优质便利的康复服务,减少家长的康复费用,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重视支持下,霍山县残联与合肥金谷康复医院签订了10年的合约,由县残联无偿提供1300平方米场地,投入80万元民生工程专项资金,按要求进行装修和购买设备,合肥金谷医院负责调集专业康复医疗团队,成立“霍山县残疾人康复中心”,为全县脑瘫、智障、孤独症、听障四类残疾儿童开展康复服务。金谷医院每月由康复医学博士马红军院长来中心为患儿进行康复评定,评估患儿的康复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患儿的治疗方案使患儿的治疗效果达到最优化。患儿的康复效果得到家长的一致认可,普遍对这里治疗水平和服务态度感到满意。
“正是因为在解决山区残疾儿童就医难的问题上取得的显著成绩,去年我们县荣获了‘全省残疾儿童康复示范县’的称号。我们希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和技术团体,更加关注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用爱让他们走出自己自闭的星球,让他们有能力、有勇气走向美好的未来。”县残联理事长许宏亮说。○李灿
本报特约通讯员陈波
2015-06-20 08:52:12